无锡市大力培育建设新优质学校

20.03.2015  21:11

      无锡市教育局于去年年底制定出台《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意见》,全面启动实施了“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旨在激发义务教育学校主体的主动作为和专业自觉,大力践行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
  “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面向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公办学校,按照自愿原则自主选择申报,培育对象需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自觉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基本方向,致力关注全体学生、全面育人,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二是自觉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近年来没有群众举报投诉严重违规办学的情况;三是校长具有积极进取、改革创新的强烈意识和主动精神,有志于谋求学校自主发展、提升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影响力;四是学校班子团队团结和谐,能够激励和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要求各项目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确立发展定位,梳理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加强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学校内涵品质、育人水平和群众满意度。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开展改革实践:一是坚持主动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坚持学校自愿自觉积极参与,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客观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自主设定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转型发展的工作重点,寻找学校改进提高的“最近发展区”、“最优发展区”,形成自我设计与实践、自我监控与调整、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二是坚持提升内涵。把提高质量和办学声誉的目标建立在对教育核心价值的坚守和内涵水平的追求之上,充分挖掘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积淀,凝练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管理优化、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评价变革等方面开展改革试验和创新实践,积极培育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品质。三是坚持育人为本。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把育人水平提升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真正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业进步和身心成长,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潜能和个性特长,发挥每一名教师的创造热情和教育智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实现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自这项工作启动以来,无锡市教育局进行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有序实施遴选、指导等环节工作,推动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市教育局专门成立  “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推进全市“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二是组织开展“新优质学校”培育对象遴选,经学校自主申报、市(县)区教育局择优推荐、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研究遴选,全市确定25所学校入围该培育建设项目。三是聘请来自上海、南京等地和有关高校的一批专家、教授及中小学校长组成专家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建工作小组,负责为“新优质学校”项目学校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四是召开全市“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会议,邀请专家组成员作专题报告,全面动员、指导各项目学校投入培育建设工作。组织各项目学校校长组成项目发展共同体,通过展示研讨等活动推动项目学校之间互动交流,促进项目建设经验共享、辐射推进;安排市级专项资金,引导支持各项目学校加强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展示研讨等工作;此外,还将制定专项考核方案,突出项目学校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发展性、实效性,对相关学校进行年度和三年建设工作的专项考评,组织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各项目学校办学情况的满意度调查,推动各项目学校加快提升教育为确保“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