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公交卡可自助充值记名挂失

17.05.2016  17:35

   昨从《无锡市公共交通条例》实施工作会议上获悉,《条例》最大的亮点是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立法规定,今后,无锡将着力发展城市慢行系统和公共自行车,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公共交通规划建设时必须考虑接驳。引人关注的是,公交卡将实现记名挂失功能,公交、地铁、出租车、公共自行车都能刷卡互联互通。

   无锡市人大相关人士表示,《条例》废旧立新历时两年,是无锡市首部由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制定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无锡市公共交通事业进入了更加规范有序、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公交卡功能更强大,可自助充值记名挂失

   一些市民或许有这样的经历,公交卡丢了,不能挂失补办,只能重新买卡,损失虽不大心里却懊恼:“公交卡要是能记名挂失就好了。

   市人大法制工委相关人士表示,经过调研以及请有关部门座谈论证发现,目前主要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无锡市还不能完全做到公交卡的记名挂失。不过,这是一个很实在的惠民举措,相关部门有责任采取措施,逐步实现公交卡记名挂失。

   翻阅《条例》,记者发现群众呼声被采纳,第34条明确规定,公共交通卡经营企业应当提供卡内余额和消费信息查询、自助充值等服务,实现公共交通卡记名挂失功能,并实现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等刷卡互联互通。

   市民卡公司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介绍,公交卡能记名挂失是方向,目前有关方案正处于商讨之中。市人大法制工委相关人士透露,市人大将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尽早落实此项法规。

   ■接驳换乘有“硬杠杠”,公共自行车要通借通还

   “今后,公共交通规划必须按照本条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来实施,否则就是违法。”市人大法制工委相关人士坦言,《条例》第9条明确要求,“编制公共交通规划应当遵循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综合换乘枢纽,促进区域之间公共交通线路和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换句话说,接驳换乘有了“硬杠杠”,法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接驳、换乘问题,在公共交通规划建设之初就必须考虑接驳。

   市人大法制工委相关人士透露,慢行系统和公共自行车本不属于公共交通方式,严格地说,《条例》可以不包含这些内容。但市民对此呼声较高,认为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既锻炼身体又低碳环保,与公共交通都属于绿色出行,最终市人大整体考虑,将其写入了《条例》。

   记者看到《条例》第16条、51条都提到了二者,明确要求,“加强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方便公众换乘和使用。”“推进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的智能化和标准化,督促公共自行车经营企业建立和完善管理系统,提供综合查询和信息服务,实现公共自行车通借通还。

   ■公交成本核算补贴“定规矩”,法治保障公交优先

   公交优先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市人大相关人士介绍,《条例》系统地从资金投入、用地优先、财税扶持、路权优先、建设智慧交通、建立举报投诉处理制度等6个方面给予公交优先法治保障。

   多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力度,但由于公众出行需求增加,公共交通车辆和线路增多、更新和优化等因素,公共交通经营企业成本逐年增加,保证正常运营的压力很大。“公交企业的经营成本、财政补贴额度该如何确定?以往的做法还不够科学、不够规范。”立法调研中,公交成本核算补贴成为另一热点话题,大家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条例》第48条明确,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公共交通成本规制办法,科学界定公共交通经营企业成本标准,对公共交通经营企业成本和费用进行年度审计评价,合理核定财政补贴、补偿额度。市人大法制工委相关人士说,简而言之,《条例》要求政府建立一套公交成本核算和补贴的制度,也要求交通部门建立对公交企业包括成本规制办法实施情况在内的综合考核和评价制度,做到成本规制、考核法治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马雪梅)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