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国家级非遗——泰伯庙会热闹开场 首日吸引15万人

07.02.2017  20:37

  2月5日,农历正月初九,无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南地区新年开春后第一场庙会——泰伯庙会在无锡新吴区梅村正式开锣。当天,恢复民俗巡游是今年泰伯庙会的一大亮点,与市民暂别3年的民俗巡游活动再度登场,舞龙舞狮队、腰鼓队、高跷队、阿福阿喜队、花轿队……身穿传统服饰的18支民俗表演队伍纷纷亮相。浩浩荡荡500多人组成的巡游队伍宛若一条五彩长龙,引来众多市民竞相观看。据不完全统计,仅正月初九一天,泰伯庙会就迎来了约15万名游客。

  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新吴区向来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是今年泰伯庙会的又一大亮点。在巡游队伍里,不仅有一支“梅里非遗”表演队伍,在泰伯庙附近活动场馆里,二胡艺术、小阿姨甜酒酿、蔡阿水羊肉、钱氏古法酿酒等非遗项目也得到生动展示。此外,在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庙会还将举办迎春书画展、锡剧专场演出、灯谜会等市民文化活动和商贸赶集活动。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泰伯庙会的名气如今越来越响,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市民前来赶庙会。

  据考:泰伯为商末周国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为成全父意,让位于三弟季历,携二弟仲雍于祖甲十八年来到江南荆蛮,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他入乡随俗,断发纹身,向荆蛮百姓教授先进农耕技术,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传播文明,“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泰伯”。建立了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建都梅里,史称“勾吴”。他又将黄河流域的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灿烂的吴文化,成为吴文化的鼻祖。为后世所敬仰,百姓尊其为“让王”,孔子称其为“至德”,司马迁将其列为“世家第一”。泰伯庙会,以纪念江南世祖“泰伯”为主要内容,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泰伯生日)。传播主要范围为:无锡、苏州、常州,是展示中国吴文化的重要基地。梅里古镇是弘扬吴文化的露天博物馆。这里有“泰伯庙”、“泰伯墓”、“伯渎河”和“鸿山古墓遗址”。特别是历史悠久,雄伟古朴,结构精巧的泰伯庙古建筑群,还拥有“勾吴”古国24代君王和历史人物塑像,有历代帝王和文人雅士的题词、题诗、题匾和对联,充分展现了中国吴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从明代起道、佛、儒三教和谐共存也是泰伯庙会的一大特色。

 

(无锡市文广新局)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