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全力以赴狙击蓝藻 打捞战备工作全面展开

18.04.2016  10:59
 
  天气转热,太湖蓝藻又来袭。“去年蓝藻打捞及处置量为历史新高,由于太湖水质根本性好转的‘拐点’还没出现,今年蓝藻大量发生时间可能会提前,去年是5月下旬。”无锡市蓝藻办人士说。近日已有个别蓝藻打捞点出现少量蓝藻集聚并开始打捞,较去年提前了半个月。无锡市亦召开蓝藻打捞处理和湖泛巡查及应急处置工作会议,就此全面布置,蓝藻狙击战由此打响。
  4月初,水质巡查人员观测到梅梁湖局部水域有条带状蓝藻,虽然尚不具备打捞条件,但只要温度适宜,蓝藻将会很快生长、繁殖甚至暴发。4月1日起,无锡市全面展开太湖蓝藻和湖泛巡查,并将蓝藻(水草)打捞处置和湖泛防控纳入政府考核范围。无锡市境内的142公里太湖岸线,属地打捞责任部门对辖区内水域每天都要巡查2次,蓝藻大量发生时还将增加巡查频次。
  为防水草吸附蓝藻使蓝藻加快腐败、不易打捞,新吴区、滨湖区也已开展水草打捞。水利人士介绍,无锡市梅梁湖水草生长较密集区域目前达到7平方公里,下沿岸水草较去年有所增加,相关打捞点已配足配强打捞和运输力量,确保在太湖蓝藻大量发生前基本完成沿岸水草清理工作。
  合理布局,科学调度才能提高蓝藻打捞处置能力。会议要求各地健全藻水分离站和输藻管网调度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藻水分离站和调峰堆场作用。在蓝藻打捞高峰期,各个点要延长藻水分离站、藻泥运输力量工作时间,以尽量缓解局部蓝藻集聚程度。
  目前全市建成藻水分离站15座,日处理藻浆能力为28000吨,但太湖面积大、蓝藻多,仍需进一步提升设备处置能力。按照会议要求,无锡市藻水分离能力和输藻管网建设在加快进行。武进港、古竹运河蓝藻打捞设施建设、设备升级改造及移动式藻水分离设施采购等正加快推进,年内要完成蓝藻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设。滨湖区要提前做好壬子港藻水分离站提升改造的各项前期准备,年内完成改造。
  当前无锡市蓝藻资源化利用率总体不高。按会议要求,无锡市将进一步推进现有的蓝藻沼气发电项目和藻粉生产项目,扶持企业做好能力提升和工艺改造,确保藻泥出路稳定。宜兴市要确保蓝藻打捞处置资源化利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和有机肥生产项目按期建成投用。 (小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