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个别民营医院承包科室专骗外地患者 35人被判刑

17.10.2015  08:39

  “我表姐就在那看好的,我带你去!”医托拉生意,医生假检查年入百万

  新华报业网讯 专家坐诊、医术高明、收费便宜……当在医院遇到陌生人,以这些理由向你推荐其他医院时,千万要小心,因为他们可能是“医托”。今年6月以来,江苏无锡惠山法院陆续受理5起“医托”诈骗案,共涉及被告35人。昨天,法院对涉及医托组织者、医院承包者等主犯的两起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 15名被告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至1年不等刑期,并处5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金。此前的9月28日,法院还对另外3起涉医托诈骗案作出了判决,20人获刑。

  至此,涉案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较大的“医托”诈骗系列案一审审结,民营医院市场的一些“黑幕”也由此揭开。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建波

  东窗事发

  “病友”介绍的医院

  花3000元却没效果

  罗某是名在无锡务工的中年妇女,2014年7月,她在丈夫的陪同下到一家公立医院看病,在挂号处遇到了一个拿着病历主动搭讪的“病友”。

  听说罗某想看妇科,“病友”热情地推荐了一家民营医院,称“有专家坐诊无需排队”“我表姐就在那里看好了妇科病”等,可以马上带他们过去看病。动了心的罗某,就跟着这位“病友”来到了这家民营医院。挂号后,“专家”给罗某开了一长串检验单,并根据检查结果要求罗某立即进行手术。当天,罗某花去医疗费3000多元。

  手术一周后,发现病情没有好转的罗某夫妻,再次到公立医院看病,在候诊大厅又见到了上次那位“好心病友”,她仍在向其他人推荐那家没有任何疗效的民营医院。意识到上当受骗的罗某,立即上前抓住对方并报警。

  事实上,这位“病友”正是“医托”诈骗系列案中的被告之一左某某,罗某不过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个。2014年9月,无锡警方实施统一抓捕,一举端掉了这个盘踞无锡的“医托”团伙。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4年3月至9月期间,被告人陈某卫、盖某某等与无锡一家民营医院相关科室承包人共谋后,由陈某卫等组织27名人员,分编成四个小组,每天轮流至无锡多家公立医院,采取冒充病友搭讪的方式,通过吹嘘民营医院治疗效果,将病人诱骗至合作的民营医院相关科室,由医生通过夸大病人病情、给患者做虚假检查、虚假手术骗取多名患者高额医疗费。

  陈某卫直言,在无锡的综合三甲医院,患者排队的队伍很长,甚至不少患者排不到号,这就给了他们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