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旅游大到买房,统统“她”说了算

15.03.2016  08:19

  有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行业中超75%的决策都是女性做主

  资料图片

  日前,一家大型旅游网站基于平台过去一年超3800万女性用户大数据资源和行为习惯,发布《2016女性出游报告》。《报告》显示,无论是旅行决策、消费方式,还是日常休闲购物、释放压力的需要,女性消费决策在家里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有权威数据统计,中国消费行业中有超过75%的决策都是女性做主,不但涉及日常购物、旅游,甚至包括买房、孩子教育消费等。

  旅游

  家庭出游7成目的地由女性定

  根据驴妈妈旅游网大数据和消费者调查,家庭出行中就有70%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是由女性决定的,而在夫妻、情侣等男女两人出游中这一比例更升至85%。她们的决策范围甚至涵盖了家人的日程安排、游玩项目、餐食和住宿等等。有个有趣的现象是,因为移动消费端的成熟也衍生出一群女性“晚购族”。数据显示,有38%的女性消费者是在临睡前下单的,而男性则相对低得多。

  此外,一份《2015年度女性乘机报告》显示,某机票平台五折以下的国内机票有超过六成进了女性的口袋,在国际机票秒杀活动中,女性的参与比例超过七成。南京市民吴菁是一名旅游爱好者,对于这份调查数据,她觉得很靠谱。吴菁表示,现代女性在网购程序上早已经就轻驾熟,拉上三五个密友一起淘美食、逛夜市,和闺蜜一起结伴去黄山看日出、去鼓浪屿看海、去丽江爬玉龙雪山等,随时秒到便宜机票,就可以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报告》还指出,女性在线选择旅行产品的浏览页面停留时间比男性更长,更注意细节的比较,72%的女性会重复对比多个产品后再下单。这一点获得了已经有二宝的黄女士的认可,她表示,如果是带宝宝出行那考虑的范围就更多了,目的地是否有婴儿配套设备、用餐环境、休息室等都会纳入考量范围。

  买房

  前期调查最终拍板都是“”做主

  有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行业中有超过75%的决策都是女性做主,其中就包括住房。2012年,市民张骏在鼓楼区购置了一套61平方米的小婚房,4年后,张骏把选房购房的“大权”主动交给了身怀六甲的妻子。张骏表示,第一套房子是刚需房,主要是围绕两人落户及工作地点考虑,而孩子出生后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两人今后一起奋斗,把选择权交给妻子一方面是对她的尊重,另一方面女性在购物方面有天赋,即便是房子这样的大件,也对周围环境、房子质量、生活人群定位方面的洞察更细致。

  市民马女士和爱人在河西地区购置了一套二手房,她告诉记者,虽然全程都是丈夫在操办手续,自己只是跟着签字,但房子买哪个区位、什么价格、首付多少,都是自己前期做好了调查拍板的。马女士说,为了买房,她在几个小区里实地“勘察”阳光照射时长、楼距楼层、电梯使用情况,并且敲开了想买的房子几位邻居的门,详细打听房子的出售背景和学区名额有没有可能被占用等。“对周围最近的超市、菜场、幼儿园等实际配套情况了解清楚是基本的,但是男同志一般就随便问下中介,不太会计较并核实,现在一套房落脚可能就是一辈子,肯定要全部都明确,模棱两可很可能就会吃亏。”马女士表示,女性虽然会冲动购物,但在买房上比男性更能做到货比三家。

  教育

  江宁区内六成家庭妈妈抓教育

  孩子教育谁说了算?还是“”!去年10月,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针对全区范围内3所幼儿园和6所中小学的1338名学生家长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发现:61.71%的母亲承担了家庭教育的任务,而爸爸抓孩子教育的只占了22.26%;

  市民毕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爱人徐先生都是80后,两人在孩提时代就普遍接受“严父慈母”式的教育,都是在爸爸“权威”中成长。毕女士说,丈夫告诉她,自己成为父亲后并不想给孩子童年一种固定的一人严厉一人温柔的模式。“因为我俩性格原因,我反而是家里那个对孩子约束较多的人。”毕女士发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孩子爸爸们并不会集中在一起谈论孩子的教育,反而是妈妈们喜欢凑在一起比较,获得的信息相比爸爸更丰富,在育儿方面更愿意投入精力和钻研案例。

  市民海宸表示,他和爱人去年才有了宝宝,尽管妻子小郑是个90后,但是说起孩子未来的规划总是头头是道。“她以2021年入学孩子家长的身份加入了一个择校群,和里面的妈妈们一起讨论孩子的性格、各种成长指标。”海宸说,尽管宝宝只有7个月大,妻子已经准备等孩子满3岁就报名上一个热门的幼儿口语培训班,一年128节课学费1.5万,并且已经为孩子准备好了这笔教育基金。记者周晶

编辑: 项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