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第二届“乐购江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邀您点评 —— 创意旅游商品,讲好江苏故事

07.12.2016  21:32

汇爱坊实体店,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第二届“乐购江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展厅


    11月30日,为落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历时两个月、向社会广泛征集的第二届“乐购江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在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景区正式向游客公开,并邀请游客和网友进行投票,选中心目中的江苏旅游商品。625个系列、1388件作品,小到便签纸、钥匙扣,大到地方特色工艺品、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着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文化创意设计人员和游客对江苏旅游的喜爱和思考。


    旅游商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在这张名片上,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风土人情,江苏地域丰富的文化底蕴,还有一个地区工业、制造业乃至各类产业发展的印记。


    省旅游局局长秦景安说,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是积极推进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意见》落实的具体体现,既是展示更是信号,旨在推动做好江苏的旅游商品,让游客“购得满意”,重在带动产业发展以及经济转型升级,讲好江苏故事。


    这些设计“接地气”了


    南京牛首山游客服务中心的二楼,单独辟出了数百平方米,展示着此次大赛的参赛作品。1388件作品,分别按照旅游商品实物类、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类、江苏旅游必购商品类等摆放。其中,旅游商品实物类有440个系列,是整个展出中系列最多的,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类有121个系列,江苏旅游必购商品类共64个系列。


    一进入展厅,游客们就被五花八门的产品迷住了。“这个小音响还不错啊,放在书桌或者床头柜上,既能听音乐,还能闻缠香。”江宁的马阿姨口中的作品,是一个棕色的圆柱体,10厘米高、5厘米粗,上面刻着一个一个的音孔,顶端插着一颗缠香。原来,这是牛首山旅游文化景区推出的特色商品,契合景区本身的定位,有望吸引佛教徒、文艺青年的喜欢。


    王小姐是个地道的吃货,在牛首山景区参观结束后,在游客中心休息时逛到了展厅。一眼看中了一套白色的马克杯,每个杯子上都写着四个字,并配以卡通图案。有意思的是,十个杯子上的字,均以1-10的数字开头。王小姐看中了其中两个,分别是“三餐有节”“五谷皆食”。“这太好玩了,对于吃货来说,吃是最大的幸福。”她说,这个杯子自己用、送人或者朋友们一起用都是很有意思的,“拍照发朋友圈绝对获得好多赞。


    一位游客则看中了孙悟空的紧箍咒,戴在了头上,询问周边的朋友,好玩吗?好看吗?“我属猴子,今年是本命年,狂搜集各种跟猴子有关的东西。”她说,这个设计还不错啊,而且轻得超出想象,戴在头上不重、没有压迫感,很好玩儿。


    钥匙扣、丝巾、抱枕、蓝印花包包、水杯、笔、玩偶、茶具、土特产……展厅内,参展作品琳琅满目。省旅游局局长秦景安在参观后感慨:跟去年相比,今年的创意设计大赛规模大了很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文创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贴近需求,趣味性、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这些作品的价格也比较合理,从几元钱到十几元、几十元乃至上百元,大部分是游客能够承受、愿意携带的伴手礼。“接地气了!”他说,推荐的必购商品,也具有江苏的特色,希望广大市民和游客来点评。


    旅游商品好不好,还要游客说了算。为了听取游客的意见,大赛组委会设置了网络和现场投票环节,网络投票只要点击“乐购江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官方网站(http://js.ifeng.com/special/legoujiangsu/),即可免费参与并有机会获奖。投票时间:2016年12月1日至2016年12月15日,每位网友(对应姓名及手机号)最多选投10件参赛作品,如果网友有兴趣也可以到牛首山景区现场参加直接投票。


    在评选办法上,大赛采用公众投票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综合评选方法,按比例和权重的方式,产生获奖作品。大赛设金奖5个、银奖10个、铜奖20个、最佳及优秀组织奖和2016江苏旅游必购商品推荐目录,颁发奖金及奖杯证书。


    旅游商品亟待提质升级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要素。其中,“购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游览了美景、尝过了美食之后,总要带回去点什么东西,以留回味。一件精美的旅游商品,能勾起旅游者美好回忆,浮现旅游者的生活经历。


    然而,在国内旅游时,买点什么成了一件难事。旅游爱好者吕雯说:“在国内旅游时,几乎不买东西,看了也没兴趣,不管是新疆、西藏,还是丽江、大理,或者内地的景区,门口摆放的东西都大同小异,而且千年不变,制作粗糙,我不知道它们的特色在哪里。


    在江苏省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张福昌看来,对旅游商品的定位不够精准,是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等业界需要补上的一课。“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称之为旅游纪念品,而不是旅游商品,这些纪念品大多出自同一个产地,质量不高,同质化严重。”他说,缺乏精准的定位,既没有研究市场,也不去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张福昌认为,目前很多地方旅游商品的销售还依附于跟团游,甚至出现强制购物的现象。“除了旅游商品的质量、品质需要提档升级外,人们的观念,迫切需要由以前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转向旅游商品、旅游装备等领域,要跳出地方狭隘的观念,搞大格局的大产业、大旅游。”他说。


    相比于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显然具有更大的范畴。爆买,是近两年来国外旅游市场对中国人疯狂购物的描写。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海外购物消费达到1.2万亿元。出国总有必买品,比如德国的锅具、刀具,日本的防晒霜、袜子、电饭煲、马桶盖,韩国的面膜等等,旅游购物的范围,已经从最初的冰箱贴、钥匙扣等小件商品,拓展到大件生活日用品。“如果说,对于旅游商品的理解还停留在钥匙扣、冰箱贴,那远远不能适应当下游客的需求。


    从国外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去年游客在美国的人均消费是2000美元,在西班牙是1000美元,江苏则是1454元。就消费结构来说,在江苏的购物消费只占23.6%,而在发达国家著名旅游目的地是50%-60%。


    数字的差距,反映出我省旅游商品发展的差距。旅游,关联着多个产业。而旅游商品,恰是多个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省旅游局综合法规处负责人说,江苏有很多经典的产品,苏州丝绸、南京云锦、宜兴紫砂、无锡泥人、东海水晶等等,都有很好的口碑和留念价值。设想一下,如果每一个来江苏的游客,不管是到苏南还是到苏北,必买的商品有蚕丝被、丝巾等丝绸产品,那对我省丝绸产业发展的力度会有多大?如果每一个来江苏的游客,都会买一个紫砂杯,会对紫砂文化、紫砂产业有多大的带动力?


    设计大赛为旅游商品搭建多个平台


    近两年来,随着我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正在逐渐重视旅游商品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品质的迫切性,纷纷开动脑筋,研发适合游客需求的旅游商品。


    在这次大赛中,苏州好风光旅游商品开发投资公司推出了很多产品,其中的狮子林文创品,突破了园林的无形墙界,让物质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得以传承再生。仔细看其代表作“见山·镇纸”,镇纸一物三用,具备镇纸、书签、香插功用,产品设计上融合了不锈钢切割、拉丝工艺以及红木雕刻、手工编织等多种工艺;代表作“真趣·棒棒糖”,则采用了禅院竹叶、刘海戏金蟾钱币、乾隆题字、梅花以及贝润生的阴丹士林等狮子林的5个元素,好吃、好玩。


    “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旅游商品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做起来?”江苏鼎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俊说,原因在于旅游商品的发展,要符合多品种、大批量两个特点。多品种,追求的是产品种类丰富,针对的是游客需求;大批量是从旅游企业、旅游景区角度出发,游客追求物美价廉的旅游商品,而现在单打独斗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即便是有了好的设计,也难以做到大批量地生产和销售,因此,旅游商品数量少、价格高,对游客难以形成吸引力。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旅游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旅游企业设计的产品,不符合游客的需求,比如漆器,很精美、做工好,观赏性强,但块头大、分量重,不利于携带,急需创意提升。


    让游客产生购买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介绍,为了从全省层面推动旅游商品的发展,省旅游局从去年开始,推出“乐购江苏”旅游商品品牌。而正在评选的第二届“乐购江苏”旅游商品设计创意大赛则是一个重要载体。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大赛中,我省向全国多所设计院校、设计企业机构以及个人发出邀请,并单独开辟了创意设计类参赛作品展区。“从江苏的旅游商品结构来看,需要大力提升文创类产品。”秦景安说,此次大赛特意安排了设计类作品,就是希望能够从中发现文创人才,推动人才与旅游载体对接,建立一批旅游文创名师工作室,再通过三年左右的扶持,把文化创意转换为旅游商品,推上市场,丰富游客的选择。


    杜俊认为,解决旅游商品现存的问题,推动旅游商品的发展,需要打通设计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的瓶颈。他管理的“城市游礼”文旅商品连锁展销平台,已经在全省开设了9家门店,希望借助“品牌化发展、连锁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理念,打造创新设计平台、供应链平台、连锁展销平台三大平台建设,构建旅游商品研产销系统,实现旅游商品品牌、产品、终端、运营的一体化发展。


    不仅如此,我省部分城市推出了自己的旅游商品设计展销平台,旅游商品连锁落地品牌。在苏州,“苏州好风光”已经形成了8家直营店及12家经销网点,并构建完成了实体店、电子商务、企业定制服务等多元销售模式。在南京,有江宁礼道、秦淮礼物;江苏瀚港文化创意公司去年成立了“汇爱坊”助残公益旅游商品连锁品牌,计划未来2-3年内,在南京开设10家实体店,打造连锁销售平台,同时提供约40名残疾人就业岗位。近年来创意设计生产了不少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在无锡有宜兴旅游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景区有南京牛首山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常州恐龙园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淮安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不断地细研文化内涵,深挖地方风土人情,精调市场行情,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旅游商品已进入游客视线。(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