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所公厕扮靓市容“方便”市民

20.11.2014  16:15

今年11月19日是第二个“世界厕所日”,主题是“平等和尊严”。有统计显示,人的一生中平均有3年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而女性花费的时间则更长。记者昨天从市环卫处了解到,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公共厕所共有101座,分布在城区公园、超市等公共场所。

 

 

长新桥公厕

 

 

 

 

虹桥城市花园西侧的公厕

 

 彩虹桥公厕

 

 

 新型公共厕所扮靓市容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渔婆南路彩虹桥附近,桥南侧的一座公共厕所外观设计独特,个性化的设计与彩虹桥景观互相协调,成为一道景观。走进公厕,地面铺有防滑砖,地面十分干净,墙壁上贴满瓷砖,洗手池上两个感应式水龙头,既能方便市民又能节约用水。厕所内设有高隔断独立式蹲坑,所有的洁具都是品牌产品,每个蹲位都设有感应式冲水设施。厕所墙壁上贴有公共厕所管理牌及公厕管理制度。

 

记者了解到,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我市公厕选址大多在城区新建道路、大型小区、菜场附近、小游园及人流量密集区,方便社会公众。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公共厕所共有101座,其中二类以上标准公厕30余座。所有公厕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保洁人员按“一人一厕”的要求不间断定点保洁,确保公厕干净整洁。

 

市环卫处环卫科负责人介绍,按照住建部颁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从2011年开始,市环卫处实施公共厕所新建改造工程。2011年,市环卫处对城区15座水冲式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改善空间布局,提升内部设施档次,同时,将背街小巷的6座旱厕改造成了水冲式公厕;2012年,投资300余万元新建11座二类以上标准水冲式公厕。

 

根据每座公厕所处位置和周边环境的不同对其进行设计,力求做到个性、美观及耐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公厕数量和布局,考虑到公厕作为公共建筑,其设计也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我市特地邀请专业建筑设计院,对每个公厕进行个性化设计。这些外观新颖现代、内部环境整洁明亮的公厕,改变过去令人“掩鼻而去”的面貌,让市民感到舒心惬意。

 

指示牌让市民找厕更方便

 

昨天,在新建街一侧的电线杆上,记者看到了一块蓝色指示牌,指示牌上写着“公共厕所前方100米”,并用箭头指出了公厕的方向。

 

当记者再往前行走50米后,又出现一块指示牌,上面写着“公共厕所前方50米”,并标出了转弯的箭头。根据箭头的指示,记者很快在附近找到了一座公共厕所。

 

同样,记者在安宁路小兔子桥附近,根据电线杆上一块绿色指示牌的指示,很快找到了公共厕所。记者在城区多条路段都看到了“公共厕所”指示牌。

 

记者从市环卫处了解到,为了让市民寻找厕所更方便,去年,市环卫处在城区各主要路口、公交站台附近,增设了72处公厕指示引导牌,公厕指示引导牌上标明了公厕的具体方向、距离,使本地市民、外来游客能更方便地找到公厕。

 

33座环保公厕用上太阳能

 

昨天,记者在天妃宫桥西南侧的公共厕所看到,厕所外部屋顶上装有一块黑色的面板。

 

这个黑色面板有什么用?据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黑色的面板其实是太阳能面板。在公厕的平顶上装上太阳能电能转换板,供给厕所内灯具照明,照明灯具实行定时控制。太阳能照明装置可以吸收并积蓄太阳能,通过转换装置转化成低压供照明使用,即使遇到连续几天阴雨天气,太阳能装置也能正常供电。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彩虹桥公厕、天妃宫桥公厕、横港北路公厕、虹桥花园公厕、十圩港边公厕、中虹花苑公厕、通江路公厕等33座公共厕所都装上了这种新型的太阳能面板,为公共厕所照明供电,既方便了市民夜间如厕,又节约了能源。

 

新增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

 

记者在通江路的一座景观公厕看到,公厕上方标有公厕的中文、英文标识,入口处设有残疾人专用通道。厕所内有独立式蹲式马桶,还设有供残疾人、老年人使用的坐式抽水马桶,马桶两侧还安装有不锈钢扶手。

 

记者从市环卫处了解到,我市原来配置无障碍设施的公厕十分少,为方便残疾人正常如厕,从2011年起,市环卫处陆续为城区68座公厕增加了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坡道、扶手、挂衣钩等设施,方便市民、尤其是特殊人群使用。

 

在马洲公园西侧的公共厕所内,记者看到,女厕所内共设置了8个高隔断独立式蹲坑和1个残疾人坐式抽水马桶,而男厕所内则设置了4个高隔断独立式蹲坑和1个残疾人坐式抽水马桶。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平时,在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女厕所门口排长队的现象十分普遍。相对于男厕,女厕所的资源总是相对缺乏。我市充分考虑男女厕所比例,在建设公共厕所时按照1:1~2:3的比例合理规划、布局女厕,有效解决女性如厕难的问题。

 

下一步再建5座公共厕所

 

记者从市环卫处了解到,下一阶段,我市将在滨江新城、城北园区新建5座公共厕所。

 

针对公共厕所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我们将不断完善城市公厕布局和公厕的日常维护保洁工作,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的需求。”工作人员表示,每到节假日,马洲公园内人流如织,现有的2座公共厕所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为此,我市将在马洲公园停车场、马洲公园西侧新增2座公共厕所。城北园区新增公厕分别位于市一中西侧、工农河边、城北安置区附近。

 

目前,5座公共厕所已经选址确定,新建公侧将根据功能完善、干净整洁、环境舒适的原则,按照城市二类以上厕所标准进行建设。同时,新建的公厕还会注重外观设计与周边环境和建筑、景观相协调,以期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小厕所关乎大民生

 

·海蓉·

 

吃喝拉撒睡,这是每个人每天必须做的事。如果说衣食住行等是民生大事,那么涉及“出口”的厕所问题,也同样是关乎民生、不可等闲视之的事情。

 

曾经,公共厕所以其脏、乱、差等问题困扰市民生活,初来乍到的外地游客屡屡遇到不知公共厕所在哪的“尴尬”,即便是一些久居靖江的市民,出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半径,也弄不清楚公厕的具体位置。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扩大,这种状况愈益加剧。

 

而今,公共厕所的改造和提升工程,被纳入了改善环境、防治疾病的治本之策。我市加大投入,城市公共厕所的条件、设施比以前大有改善,街头再也看不到臭哄哄的旱厕,取而代之的是水冲式公厕,近两年又出现了不少设计独特、设施完善的景观公厕。相关部门还通过制作公厕指示牌,保障群众对公厕的“知情权”,方便群众寻找厕所,缓解如厕难。可以说,现在的公共厕所,不仅为市民打开了“方便之门”,保障了群众的健康,而且成为城市公共建筑中的一道风景。

 

公共厕所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实质是一个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最现实的民生大问题。厕所建设和管理的好坏,往往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反映着城市治理理念和治理水平。从这个角度说,政府相关部门将厕所问题纳入考虑范畴,科学合理、人性化设置公共厕所,针对女性、残障人士提出诸多人性化设计,对每个公厕卫生实行专人管理,正是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