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新路,瞄准未来20年
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实现三大目标:中国开发区升级版、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国际化开放合作示范区
●建设五大平台:更棒的开放合作示范平台,“微笑曲线”更深、动力更强的产业化升级示范平台,更开放更国际化的创新驱动示范平台,更精简更高效的行政体制改革示范平台,更生态宜居的城市综合治理示范平台
新华报业网讯 昨天,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传来消息,经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这也是国务院继1994年批复开发建设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之后,时隔20多年,第二次专门为园区发文,推动园区发展。这意味着苏州工业园区再度承担起全国开发区改革试验、开放创新的探路先锋重任。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承担着改革试验田、开放排头兵的重要职责。20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发展之路,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试验区”要试验什么
根据国务院批复,苏州工业园区将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并积极复制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好地培育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制度先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国际先进现代化高科技产业新城区,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排头兵,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经验。
对此,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书记王翔给出的解读是:通过开展综合试验,园区要实现“三大目标”:中国开发区升级版、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国际化开放合作示范区,围绕这三大目标,要在未来若干年内完成“五大任务”:建一个更棒的开放合作示范平台,建一个“微笑曲线”更深、动力更强的产业化升级示范平台,建一个更开放更国际化的创新驱动示范平台,建一个更精简更高效的行政体制改革示范平台,建一个更生态宜居的城市综合治理示范平台。
“此次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总体方案并不是一个政策文件,而是我们建设国家开放创新试验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指引园区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今后我们将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利用中新合作理事会机制,协调解决具体政策。”王翔说,这项两年前就已启动的“未来战略”研究,“要管园区后面二十年”!
鼓励“无国界”创新
综合试验区究竟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它的“试验性”或突破性?全程参与试验区申报过程的园区研究室副主任沈卫奇认为,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实际上是要综合利用国家关于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重政策优势,探索外向型经济发达区域的转型升级之路。“其核心有二:一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使已经建成的外向型经济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经济升级;二是构建国际化的开放创新体系,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意味着不再仅仅依靠本土企业和人才‘自主创新’,而要鼓励‘无国界’创新。”
此前,国内开发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引进外资开办工厂,而园区已在探索直接购买国外先进技术投入生产,或者是用自有技术吸引“老外”来投资。
10月12日,落户园区的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达成3个肿瘤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全球开发合作协议,信达生物在该研发项目没有产生任何实际经济效益之前,就将获得礼来集团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付款,这是继今年3月两者达成三个抗体合作开发协议后的再一次突破,被业内誉为里程碑式的投资。
有专家据此认为,园区的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不仅对江苏,乃至对全国200多个开发区在新常态下学会利用“存量”谋求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