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走出去应摒弃单打独斗

01.02.2016  17:39

         

            新能源已成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重要产业,但对于亚非拉市场来说,由于该领域市场空间巨大,投资风险巨大,项目周期较长,单个企业很难把握投资机遇和风险。
  新能源企业如何开拓投资风险巨大的国际市场?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海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能源企业在进军上述市场时应联合自强,摒弃单打独斗。
  据介绍,金风科技的产品已远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并已打入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市场。
  王海波坦言,金风科技的国际化之路并不是单兵作战,而是由整机商、银行、认证机构、中国设计院组成的联合舰队。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王海波认为任何企业国际化之路的成功经验都离不开始终坚持产品与技术、市场、资本、人才、管理5个维度的国际化与属地化战略。
  在新能源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经验中,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禹也阐述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发挥资源整合和产业集成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合力,编队出海,既可增强产业影响力又可以降低企业“走出去”风险。
  以三峡集团为例,三峡集团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项目就是由设计院、工程局、设备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组成联合体,编队出海,各司其责、风险分担。
  据悉,刚果(金)英加水电项目,也是在海外协会的大力协调与支持下,三峡集团与国家电网公司、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商、施工企业等形成中方联盟,聚合国内实力强大的专业集团公司,共同“走出去”开发建设。
  华锐风电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能源企业之一,该公司总裁徐东福表示,响应国家政策,集中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并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借助合作伙伴的市场资源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