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农村法治三堂”让偏远山村旧貌换新颜

27.09.2016  11:36

 

农民群众当主演,法律政策来宣传,家常里短大家谈,和谐农村美明天……”,新沂市阿户镇练马村农民“法治道德讲堂”的舞台上,村民小王正声情并茂地说着她的法治快板书,台下观众报以阵阵热烈掌声和喝彩声,一片平安和谐的景象。原来的阿湖镇练马村,地处偏远、情况复杂,是全镇有名的“经济落后村、矛盾多发村”,为帮助练马村摘掉这个“旧帽子”,镇党委、政府在推进产业扶贫,提高村集体和群众收入的基础上,与市司法局联合实施了系列以农民为主体的“法治根源转变工程”。

法治课堂”,我学习我快乐,干群素质“步步高”。通过沟通协调,市司法局与镇党委政府联合在练马村开办“法治课堂”,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司法所工作人员利用农闲时间定期到村授课,群众放下锄头进“学堂”当学生,劳作之余跟老师学法律、学礼仪、学文化、学文艺、学技术,长本领、长知识又长见识。通过与授课老师们学习、沟通、交流,群众完全脱离了封建迷信、自我封闭等旧思想的束缚,农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思想境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议事会堂”,村里的事情我做主,干群关系“日日新”。农民群众是农村的“主角”,但以往群众对村干部、村两委的意见集中表现在村务财务不公开,在司法局与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练马村专门设立“议事会堂”,每周六下午固定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把村里要开展的一些工作,以及上级安排的涉农资金安排、五保低保、贫困救济等工作在议事会上和大家公开讨论商议,让党员群众充分参与到村级工作中来,消除以前的隔阂和误解,干群关系逐步和谐。

调解讲堂”,矛盾纠纷我解决,农村矛盾“渐渐消”。为方便群众办事、咨询、调解纠纷等,把“调解讲堂”搬进了农家小院和田间地头。通过“调解讲堂”公开调解矛盾,达到调解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同时建立从镇到村、组的层级式调解机制,编织主要领导、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协管员和村综治维稳小组成员等梯式调解网络,重大案件由主要领导带队成立专案组、中级案件由包案领导带队成立办案小组、一般案件由包村领导带队与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成立调处小组。坚决做到了大事不出乡,中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大批积案、难案经过入情入理的工作得到有效化解,全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