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谋发展 奋力谱写新篇章

08.01.2015  19:33

 

 

泰州市委常委、靖江市委书记倪斌在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必将激发全市上下比学赶超的激情,提振重树苏中标杆、率先融入苏南的信心。过去的201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亮点?新的一年里,我市将如何铺展新常态下的发展蓝图?本报以图文并茂形式让您一览。

 

2014年大事多喜事多

 

2014年,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抓创新、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业绩。

 

千方百计稳增长,经济实力持续攀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3.5亿元,其中本级666.5亿元,同比增长10.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亿元,其中本级54亿元,同比增长9.2%;税收增幅高于泰州全市1.7个百分点、高于泰州市区3.2个百分点,税收占比高于泰州全市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407.5亿元,其中本级374.1亿元,同比增长26.4%;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9150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上升54.9%;列统工业开票销售730亿元,同比增长8.1%;服务业增加值316亿元,占GDP比重达43.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新创泰州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家。全国百强县(市)排名跃居第26位。

 

突出重点抓改革,体制机制释放活力。一次性取消和减少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180项,优化部门审批流程环节171个,平均办结时限压缩1/3。完成市场监督体制改革,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在泰州地区率先启动企业注册登记“四证一体”模式,新增市场主体5939户。

 

一着不让促转型,发展后劲得到增强。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228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40个。围绕“一核两带两链”抓产业招商、项目布局,举办上海投资说明会、央企靖江行、北京投资恳谈会等活动,成功签约中德绿港国际产业园等31个项目,合计内资40亿元、外资7亿美元。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整体迁址靖江,首开苏中、苏北县级市承办本科高校先河。“联姻”五家高校和中科院科研院所,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泰州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签约共建市先进焊接技术应用中心。资本市场“靖江板块”加速形成,上市后备梯队近30家。

 

以人为本重统筹,民生改善加快步伐。预计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980元、16570元,同比分别增长9.5%、11%。扎实推进广靖高速靖江互通改扩建、公新公路拓宽改造、体育中心、上五圩汽渡等26项城建重点工程。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国家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市、生态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创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市,实现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全覆盖。

 

全面推进项目大突破

 

今年确定为“项目突破年”,设立“项目突破奖”。

 

围绕“方向更明”,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快突破。重点瞄准央企投资布点和世界500强、民企500强,用足用好国家级开发区及一类开放口岸平台,做到“三紧扣、三主攻、三不要”:紧扣产业转移趋势,主攻一批基地型、龙头型、带动型项目;紧扣主导产业优势,主攻一批延长、强化产业链的配套项目;紧扣产业提升态势,主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影响生态和环境的项目不要,低效益、低产出的项目不要,“跑马圈地”的项目不要。力争全年产业项目总投资突破400亿元,投资增幅领跑苏中。

 

围绕“举措更实”,在招商选资上下功夫、快突破。挖掘招商资源,搭建市、镇、企三级招商网络,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常态跟踪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着重对接欧美、日韩、港台等国家地区的产业,确保境内招商常态化、境外招商不断线。积极探索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形式,通过“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吸引关联项目落户。

 

围绕“活力更强”,在转型创新上下功夫、快突破。依托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怀德学院两个平台,构建完善产学研深层次、常态化合作机制;加快先进焊接技术应用中心等平台建设,催生一批技术先进、市场潜力大的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抢抓IPO注册制改革、创业板改革等机遇,加快企业资本股份制改造,推动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上市化。引导相关企业参与市场嫁接,实现规模扩张。

 

全面推进改革再深化

 

着眼攻坚克难,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要加紧完善“五份清单”,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推进“三集中”审批,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市场;现代市场体系改革方面,要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完善土地、技术、排污权等要素交易市场;金融创新改革方面,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增强地方骨干金融企业竞争力,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财税体制改革方面,要大力化解政府性债务,积极运用PPP合作等模式,探索实践融资新途径。

 

坚持以点带面,协调推进其他领域改革。改优城镇建设模式。新城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不留遗憾,稳中求进、商贸先行,龙头带动、善作善成”,确保建一片、成一片,提高新城首位度。老城改造要坚持“保留肌理、分片推进,优化环境、有序出新,传承文脉、留住记忆”,让老城居民充分享受现代生活。小城市建设要坚持“公共设施先行、功能配套先行、产业集聚先行”,走紧凑型、集约型发展之路。改活农村经营方式。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挥市镇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作用,促进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

全面推进法治靖江建设

 

突出依法行政关键,加快建设法治型政府。要突出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这个核心环节,把好授权、界权、监督“三个关口”,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要围绕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快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改革,清除法外权力的“衍生品”,做到权自有据、用权合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中心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严守公正司法防线,加紧提升司法公信力。要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要主动适应法院案件受理由审查制向登记制的转变,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群众诉讼权益。要深入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不断增进公众对司法的了解、信赖和监督。

 

营造知法守法氛围,加速凝聚全社会共识。要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放大法治宣传“三建三行”品牌,突出领导干部、执法人员、村居干部、企业经营者等重点群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使法治精神入脑入心、浸润人心。

 

全面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以鲜明的用人导向打造过硬干部队伍。落实“五要”要求从严管理干部。按照“管理要全面”的要求,实现从年轻干部到离退休干部全覆盖,特别是要管严管好身处关键岗位、掌握大量公共资源的干部;按照“标准要严格”的要求,突出干部的先进性和示范性;按照“环节要衔接”的要求,把行为管理和思想管理、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统一起来;按照“措施要配套”的要求,综合运用教育引导、制度约束、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手段,区别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按照“责任要分明”的要求,划分清楚干部管理的主体责任、直接责任、配合责任。弘扬“为官有为”正道引导鼓励干部。

 

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深化村村、村企、村居、村站党组织联创联建,切实发挥党组织的堡垒和中坚作用,构建有利于创业富民的组织体系。在基层党组织中分类开展社区服务便民、“两新”组织发展惠民、机关务实为民活动。

 

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教育实践活动和上级巡视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实行“回头看”,逐条对照、逐项核查、逐个过关。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实施“问纪、问效、问绩”督查机制,持之以恒开展“中梗阻”清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