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人民日报刊文: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共建产业互联网

18.05.2020  15:43

    此次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数字战疫”已成长为中国抗击疫情的一支“硬核”力量。

    仅仅以腾讯的战绩为例,疫情以来“防疫健康码”已累计亮码超80亿人次;“腾讯健康”累计提供了超过100亿次的疫情动态查询服务和超过1500万人次在线问诊服务;微信小程序日活跃账户超过4亿,政务类小程序用户同比增长近60%;腾讯智慧校园、腾讯课堂等产品累计帮助超过1亿学生在线学习;腾讯会议日活跃账户数超1000万,企业微信会议功能累计服务2.2亿人次,成为复工利器;安全复工平台“WE智造”小程序已被42个地区的2.8万多家企业用于解决复工过程中的棘手问题……人们通过智慧物流、在线医疗、在线教育、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等数字应用实现了“隔而不离”和大规模的社会协作,充分保障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有效支持了精准有序的复工复产,并催生了“码上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些成果得益于中国政府多年来大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积极引导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中国建设,有效推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央近期多次提出加快新基建,既是应急之需,更是长远大计。加速新基建,有利于全国基础设施的整体优化与协同融合。而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

    疫情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连接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大连接”扫清障碍。特别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特征的5G网络,将有助于我们从“人人互联”进一步迈向“万物互联”。短期看,加快新基建能够让实体经济面对疫情冲击更有韧性,让社会面对“黑天鹅”事件更具免疫力。长期看,加快新基建是我们迎接新一轮全球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必选项,也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建不是互斥对立关系,而是互补相融。 新基建之所以“新”,一个重要原因是,“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兴生产要素,正在逐步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位置。新基建将为其铺平道路,让数字红利充分释放,让数字鸿沟得以弥合。

    从腾讯来看,自2018年宣布战略升级以来,我们就开始积极投身新基建,通过“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逐渐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助手”。过去两年的探索和实践,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新基建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两个强国”建设的共同支撑,产业互联网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载体。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是不可分割的系统。如果我们把新基建、数据要素和产业互联网的三者关系比作“路—油—车”,那么产业互联网与新基建的紧密结合,就如同未来智慧交通所必需的“车路协同”。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构建多层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作推进思路,推进企业级数字基础设施开放。这激励我们要以新基建为契机加快共建产业互联网。在此过程中,我们希望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融合创新。 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的灵魂是创新,它首先来自传统基建、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这种融合创新既有助于中国供应链把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也有助于补足我们的短板,加快技术红利接替人口红利,促成新引擎与新动能。国务院常务会议最近明确,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新基建。这是一个重要的积极信号。就像4G来临前,我们很难预言微信的出现。我们无法知道5G在不远的未来会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哪些“超级应用”。但我们知道,无论创新来自哪里,都难以按部就班地出现,最终我们可能要依靠市场来捕捉这种不确定性。

    二是开放协同。 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要将数据这一生产要素,投入对传统产业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这需要尽可能消除整个产业链的“信息孤岛”,甚至要打破跨产业链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尽快打通从生产制造到消费服务的智慧连接,实现从智慧零售到智能制造(C2B)、产销一体的生态协同。这不但对传统企业带来新挑战,同时也对包括腾讯在内的互联网与科技企业提出新要求。我们不能止步于单个技术与产品的孤立开放,需要进一步升级到平台生态的协同开放。更重要的是,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参与,通过多元协作、生态开放来共建产业互联网,将为新基建创造巨量丰富的应用场景,让新基建能够有的放矢,从而有助于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的现象。

    三是包容共享。 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是实现科技普惠和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土壤。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不但能更加精准集约地做到“物尽其用”,而且也将帮助我们实现“人尽其才”的愿望:哪怕只有一两个人的小公司,只要有好的创意和“一技之长”,就可以“破土而出”。疫情期间,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可以通过直播电商或社交平台销售本地的特色农副产品;没等到工厂开工消息的打工仔做起了滴滴司机或美团骑手,实现灵活就业;2019年微信带动的2963万就业机会中,有大量退伍军人、农民工、家庭妇女、残障人士通过公众号、小程序找到了新工种、新职业……如果我们把目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财税政策称为“放水养鱼”,那么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作用,或许可叫做“施肥种草”。它会长出过去传统基建难以长出的新物种,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增长。

    从根本上来说,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和每个企业,以目前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来使用数据、算法与算力进行劳动创造,从而共享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成果。我们认为,这既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投身新基建,拥抱产业互联网,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企业家的重要使命,我们需要以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来把握好我们手中的这个关键发球局和重要机遇期。

    (作者为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责任编辑:欧阳)

吉兰芳:守护万家灯火
工作中的吉兰芳 吉兰芳(右二)走进江苏省金湖检察院
1-4月江苏新获批上市新药84个
   1-4月江苏新获批上市新药84个 继续位居全江苏新闻网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局5月30日挂牌成立,江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