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合作助力供销社做大做强

02.07.2016  04:18

经济报记者 许雯斐 摄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将“开展棉花加工合作以及中乌工业园项目”等内容列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早期收获。“我们参与了其中的棉花加工合作一项。”南通市供销合作总社主任葛志华告诉记者,其依托所属南通棉花机械公司,并联合多家单位,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建立了棉花装备有限公司,一年多来,公司销售额达7500多万元。也许有人会疑惑:供销合作社走出国门,是不是离农民太远了?葛志华的回答是:“供销合作社只有做强自己,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7月2日是今年的国际合作节,记者近日走访了我省多家供销合作社,了解他们如何做强自己,探索新型合作之道。

  生产合作合作社之间再合作

  基层社发展不平衡是供销合作社存在的现实问题,经营较好的合作社,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弱势的合作社却不知经营该从何下手。在此背景下,我省一批由强社牵头建立的专业合作联社应运而生。“下雨了,葡萄该怎么保护;优良品种畅销市场,我们可不可以引进。”海门市三和供销合作社主任沈耀平告诉记者,新加入的神农葡萄专业合作社就是带着这些未解的问题,加入了南通市苏洪葡萄专业合作联社,并第一时间向龙头合作社海发果蔬拜师学艺。

  海门市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赵忠林介绍,合作社跨区域发展的确给农民带来了不少实惠。去年,以海门市欣乐露地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圩民合作联社”吸收了太仓万家安蔬果专业合作社作为成员,实现跨区域合作。目前,吸纳入社村民近千户,入社社员的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农户收入25%以上,受辐射带动的农户年增收15%。

  农民把收好的蚕茧送到社里,不直接拿钱,10到15天后钱款才能到账。这样的方式已是江苏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惯例。多年的合作,联合社给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也收获了农民的信任。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全国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之一,江苏明星蚕茧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志用介绍,联合社是由东台市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牵头联合南京、南通、苏州等地26家蚕业专业合作社创立的我省首批试点联合社,各成员单位拥有农民成员8万多个,带动养蚕户20万户,涉及蚕种制种服务、栽桑养蚕服务、蚕茧收烘服务、缫丝绢纺织绸加工服务等种养加工全产业。

  生活合作供销社管理“菜场”是内行

  每天,一车车的瓜果蔬菜从南通的通农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送往南通及苏州、上海等地,走上老百姓的餐桌。而这间“大菜场”是由南通供销合作总社运营的,仅2015年市场交易额已达100亿元。“背靠供销社,网点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与南通乃至江苏各类专业合作社对接,建立基地,直供市场。”通农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总经理贾二鸣告诉记者,供销社经营菜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链延伸上下游,上游连接合作社基地,下游开设农产品自营店。据介绍,在南通,通农物流开设的自营店已有23家,由于是自营,价格比市场便宜20%。

  记者从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了解到,2015年,我省供销系统经营的各类农产品市场有335家,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1637亿元。在南通,供销系统农产品交易市场总数已达18家,2015年市场交易额达265亿元。其中,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1家,超过1亿元13家。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平台,发展各类蔬菜基地,与专业合作社对接,开设农产品电商平台,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通农物流、海安农批市场等通过参股联办、订单合作或者指导种植等方式在周边发展本地叶菜基地,在全国各地培育特色农产品基地。据统计,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2000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42家。

  金融合作小贷公司打响供销金融品牌

  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目前,小贷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在江苏,供销社系统成立的几家农村小贷公司却逆势而上,发展良好。“今年上半年,我们累计放贷近2亿元,开业以来已累计放贷超过12亿元。”海门市中合嘉融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建慈介绍,在省金融办组织的监管评级中,公司被评为AAA级。基于这样的良好信誉,公司继续开展了现金池融资、开鑫贷、私募债等业务,在无资金可贷的情况下,为“三农”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据了解,小贷公司作为供销社开辟的农村金融服务载体,在贷款中做到农民经纪人优先、农村种养大户优先、涉农企业优先。海门顺星农副产品公司就是中合嘉融的老客户,每年收购时节,遇到资金紧缺,该公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出身供销社的中合嘉融。目前,中合嘉融贷款余额1.67亿元,客户数176个,其中涉农贷款、小额贷款和三个月以上经营性贷款占比达到97%以上。

  江苏经济报记者 许雯斐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