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第一版):以全国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等为抓手

03.01.2017  18:01

  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326个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城乡精细管理、生态保护引领、教育卫生事业、特色强镇建设五大三年行动计划次第展开……武进决胜“两聚一高”激情澎湃。常州市副市长、武进区委书记史志军表示,既要看到差距补齐短板,又要看到优势提振信心,创新强区、实干富民就是转型出关的“城墙口”。以全省唯一、全国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获评苏南首个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苏澳合作园区落户等平台机遇为抓手,在“四新经济”和“引领型”发展上更有作为,用“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阳湖精神,书写县域经济锦绣文章。

  强产业特色优势 补创新核级短板

  实体经济强,制造业强,民营经济强是武进经济强的产业底色,更有着产业创新的自觉。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区,平均每4户人家就有1户是老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家,先进装备制造跨入千亿级行列,拥有近百家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全世界每3辆中高档乘用车中,就有一辆选用龙城精锻的爪极;全球每两部高端智能手机中,就有一部手机使用了瑞声产品。武进已形成了石墨烯、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绿色建筑等七大特色产业。但在要素快速流动的当下,有的企业脱胎于乡镇、成长于园区,有的却孔雀东南飞。这“一进一出”让武进决策层清醒地意识到,打造创新栖息地,必须紧紧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破解要素资源“碎片化”和创新活动“孤岛化”问题,激发全社会创新力量,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常州经开区、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这3大平台加速从一般性园区向专题、生态、科技型园区转变。同时,以常州创新之核科教城为圆心,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科教城创新创业园,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无缝融合,旨在大手笔吸引原创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全球融智,整合资源为我所用。武进与以色列、德国、芬兰、美国等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以色列常州创新园已集聚企业50多家,总规模100亿元的中以创新发展基金设立。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刘志峰说,要更多地培育创新生态体,目前大量做的是创投平台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基金运作等“看不见的工作”。

  强实体经济优势 补生态环境短板

  武进实体经济发达,发展亦顶到了两个“天花板”:一是土地开发强度高,二是环境容量不够。攻占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既要铺天盖地,又要顶天立地,武进致力于让企业家 “敢闯、敢试”的“胆”,配上科技创新“发现、研究”的“识”,赢得发展“智”高点。

  从高原向高峰攀登,武进引导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业态创新、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深挖存量创新。从南京大学物理所一个产学研成果起步,瑞声科技深耕主业成为世界最大的声学元件制造商,正从配件供应向垂直整合、极端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

  制造大区更要建设生态引领区。以全省深入开展“263”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武进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促进绿色转型。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化“生态绿城”创建,严守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全面实行河长制,实现河道“不黑不臭、管理到位、功能达标、岸线优美”。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确保到2019年,全区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

  强特色镇关键纽结 补联城进村短板

  当前城乡一体化的节点从县城前移到了乡镇。乡镇要以新的资源组合方式、新的规划建设方式、新的产业生成方式,重振镇域经济雄风。

  记者注意到,武进特色镇之“特”瞄准产业特而强,2017年镇镇消除“零股改”“零上市”;“新”,培育新业态,创造新供给,运行新机制;“聚”,聚钱、聚人、聚项目、聚要素;“融”,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产城人文融合。匹配镇级财权、事权,每年投入不少于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特色强镇发展。武进还被确定为全国试点,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三块地”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逐步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

  湖塘镇曾以纺织业为特色,拥有“顶呱呱”等品牌的东华纺织创办全国最大纱线电商平台“找纱网”,“创二代”顼栋受到美国小镇的启示,“全球60%的运动品牌来自小镇Greensboro,品牌收入占领价值链高端”。遥观镇党委书记冯晖表示,遥观以工业立身,在轨道交通、集装箱、展览展示器材等行业有一批隐形冠军,全镇明确了“宋剑湖智造名镇”的定位,培育优质企业,加大生态投入。嘉泽镇党委书记施小平告诉记者,花木之乡是嘉泽最大的生态财富。花木市场成交额已经突破180亿元,聚集花木经纪人2万余名,带动花农12余万户,正通过“一产+二产+三产”提升附加值,积极朝着花木电商、精品苗木、园艺资材等细分领域发展。 本报记者 蔡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