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头版):苏州高新区冲刺国家级第一方阵

05.08.2015  17:58

  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近日在苏州高新区揭牌。作为全省首批三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之一,该中心规划建设成为医疗器械资源最集聚、人才最集中、研发能力尤其是新技术工程化能力全国一流的创新平台。省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落户,为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安上了强劲引擎。
  广泛集聚创新资源,服务于新兴产业发展,成为苏州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鲜明路径。“要实现苏州高新区突破发展,必须努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创新引领、人才集聚、生态优良的国际级创新型科技园区。”苏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浦荣皋认为,作为苏州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之一,苏州高新区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抢抓机遇,不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资金链的“四链结合”,释放创新驱动潜能,迈向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
  进军“第一方阵”,首要问题是解决创新动能。近年来,苏州高新区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相继引进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浙大苏州工研院、中国兵器集团214所等70余家大院大所,逐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器械、新能源、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领域确立了先发优势。
  “这些年,我们引来不少‘金凤凰’,如何继续保持‘梧桐树’的生机活力至关重要。”在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周旭东看来,高新区要在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环节上继续深化,必须依靠发展科技服务业这一路径。
  苏州城西,群山环绕,清幽寂静。苏州高新区在此布局科技城,通过引进各类创新资源,为人才创业、企业创新服务,最终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去年以来,借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落户的机遇,高新区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用于发展知识产权高端服务、知识产权成果孵化应用、高层次人才培养。
  “企业采用我们的服务,可以让创新更精准、更直接。”江苏天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军峰说,公司以“云计算”为技术支撑,通过“嫁接”国家知识产权局权威全球专利数据资源,为用户持续跟踪5000多个技术专题和7000多个机构的全球专利布局,从而为企业运作知识产权找准方向。截至目前,集聚区内已有包括“天弓”在内的50多家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相继落户,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
  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是苏州高新区构筑全方位科技服务体系的缩影。目前,苏州高新区已形成技术研发和设计、投融资、创业孵化等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久前,国家科技部公布了首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名单,苏州高新区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唯一获批该试点的区域。
  随着越来越多科技服务机构与有创新需求的企业构建起“朋友圈”,一大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冒”了出来,成为牵引产业转型升级的“火车头”。“以前我们公司的业务主要依靠给世界知名品牌吸尘器进行贴牌生产,后来看到政府出政策、出资金,还有专业机构引导如何维护知识产权,我们下定决心进行自主研发,做自己的品牌。”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祖根说,目前公司已获批复的专利达1500余件,正以每年平均200多项的速度申请专利,成了苏州高新区专利申请第一大户。
  “科技服务的落脚点是企业,创新的最前沿也是企业。”苏州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李艰介绍,企业是市场主体,只有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了转型,高新区的发展方式才能真正转变过来。因此,高新区必须不断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者。根据相关规划,高新区今年还将力争新引进科技型企业10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5家,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构筑新兴产业发展基石。
  本报通讯员 盛 峥
  本报记者 高 坡 李仲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