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橘子军团”:两会赛场强“四力” 守正创新“融”出彩

16.03.2019  12:03
新华报业“橘子军团”:两会赛场强“四力” 守正创新“融”出彩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本版摄影 吴胜 金琎 陈俨 王诗宇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全国两会这样的重大活动报道,正是新闻工作者锤炼提升“四力”的大好时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安排部署宣传思想战线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之后召开的,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把两会报道作为“练兵场”,前后方记者编辑施展出浑身解数,策划、采写、拍摄、编排、制作,在精心烹制两会报道大餐的过程中,记者编辑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到新提升。

  从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委员驻地到南京江东中路369号集团大本营,从前方奔波忙碌的记者到后方挑灯夜战的编辑,这半个月,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新华报业全媒体“橘子军团”。今天,请允许我们从新闻背后走到前台,给您说说“橘子军团”的两会故事。

   又赴“春天之约”再炼“四力

  从事新闻工作26年、跑全国两会也有10年的我,再次奔赴“春天之约”,还是有着许多新鲜的收获。

  在全国两会这样一个重大活动报道中,锻炼脚力自不必说,对于一个“老记”,接受考验更多的是眼力、脑力和笔力,也就是对新闻线索的观察力、发现力,对新闻选题的策划力、辨别力,所写作品的思想力、穿透力。

  两会期间,可以报道的新闻很多,我们要从中甄别出既紧跟中央精神、又符合新闻要求的选题。我不但策划并参与采写《六个高质量,脚步正铿锵》《逐梦路上永不停步,奋力奔向美好未来》等贴近两会主题的重头稿件,还第一时间采写《世界名校为何竞相到江苏设技术研究院》《松绑减负,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等时效性很强的新闻。同时,14家省级党报联动、8个整版刊发的“两会圆桌·省级党报联动”报道,更是锻炼了我策划重大主题的能力。

  锻炼“四力”,还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全国两会期间,我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次转型:在做文字记者的同时,既做了制片人又做了主持人。

  视频如何拍摄、后期如何制作、如何有效传播?这些做文字记者时不会遇到的问题,两会期间我都碰到了。我在老总的带领下,精心策划了融合报道栏目“两会新闻听我说”:由前方文字记者轮流出镜,用轻松活泼的聊天形式,讲述两会上的新鲜热闻,报、网、端、微同时刊播。我担任制片人,和记者商量选题、把关文字和视频,协调拍摄、后期制作和播出事宜,克服了许多单纯做文字记者时遭遇不到的挑战,实实在在过了把“制片人瘾”。此外,我还走进演播室、坐在镜头前,放下笔、拿起话筒,担任大型融媒体节目“今天我主持”的主持人。

  融入媒体深度融合大潮,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党报记者责无旁贷。我将继续奔跑前行。

  全媒体时政新闻部主任 任松筠

   老兵”要练“十八般武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同事王晓映的一篇文章在朋友圈被刷屏。跑了12年两会而今年缺席的她,讲述了自己的“两会情结”。“部长通道的挤与扑,各种主题新闻发布会的赶与问,新闻人物的截与采,突发事件的拼与访,独家选题的策与思……”她的文字,引发上会小伙伴们的共鸣。是的,参加两会报道就是这样,每天紧张到焦虑,忙碌到痛苦。但奇怪的是,等你闲下来、静下来,你反而又很怀念它。

  我跑全国两会,时间没有王晓映长,不过算起来也是两会“老兵”啦。跑两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一句话:两会就是提升“四力”的练兵场,“老兵”也要练就“十八般武艺”。

  “老兵”也得有快速反应能力。今年两会我主要负责“两会快评”的写作。政府工作报告的亮点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这些都需要快速反应。有时候,新闻通稿要到晚上10点多才能出来,但不管多晚,当天就要把评论拿出来。

  “老兵”也得有移动优先意识。两会新闻必须移动优先,毕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可是,评论有必要移动优先吗?说实话,对此我一开始是有抵触的。后来,随着自己撰写的几篇两会快评被全网推送,我的认识改变了。移动优先,没有例外,评论必须紧紧跟上。

  “老兵”也得有全媒体生产能力。全国两会报道,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个品牌栏目:今天我主持。今年又新增加了“两会新闻听我说”“‘新小华’两会茶座”。这些栏目,都要求记者出镜。作为评论员,我也被赶鸭子上架,当主持、出外景,压力山大,不辍前行。

  全媒体评论理论部主任 翟慎良

   深度融合让两会声音更响亮

  作为一名上会记者,我深深感受到媒体深度融合正在跑出“加速度”,朝着更深的方向迈进,正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当好一名两会记者越来越不轻松,两会报道要不断出新出彩,比拼的是内容质量。我们要采访写稿,要出镜主持,还要玩转各种“黑科技”。两会是各家媒体比拼的“竞技场”,是每位记者朝着“四力”努力,自我提升的“练功房”。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的反响报道分量重、任务急,也是两会报道的重中之重。我们集中智慧、群策群力,第一时间做好反响报道,传递正能量、引领舆论场。虽然很辛苦,但这些报道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好评,获得不少兄弟党报的点赞。

  新媒体团队为整个采访团队提供强大的后盾支撑,让我们在镜头前充分展示自己。我们推出的“‘新小华’两会茶座”系列全媒体报道,聚焦基层代表委员,和他们坐下来聊身边的故事,让两会报道真正能够“”起来。我们的品牌栏目“今天我主持”,把代表委员请进演播室,聚焦盛会热点,绘就江苏发展蓝图。还有“两会新闻听我说”,我们以“小切口”关注大事件,娓娓道来说新闻,大家的专业范儿一点不输电视节目主持人!

  最后一点体会,经过一年履职和参政议政,去年首次当选的代表委员们更有经验,更加“主动开放”了。江苏代表团驻地的一楼大厅,中午休息时,总有代表们和记者面对面交流的身影。我们希望从他们身上挖掘更多的故事,了解更多的建议想法,而他们也希望通过媒体将两会的声音传递得更响亮。这场盛会,代表委员和媒体,缺一不可。

  全媒体科教新闻部主任助理 王拓

   会场内外,皆需功夫

  第一年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我的难度系数大概比同行小伙伴要高一些——去年有过上会经验的记者对大多数代表委员很熟悉了,而我在拿到名单后还在依靠搜索引擎一个个了解代表委员的基本情况。每次进入驻地采访,我都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开始“扫楼”行动。我根据事先准备好的题目,一个个敲开房门,鼓足勇气请代表接受采访。

  功夫不光在现场。回到所住宾馆,我通过和前后方领导、同事联系,以及和各市宣传部门联系,要到不少代表的联系方式,于是我灵活调整采访手段,采取到“驻地”现场采访和在“住地”电话采访双线并行方式,确保完成报社每天布置的题目。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话题,围绕这些热点,我采写了《做好“既监管又服务”这篇文章》《生态环境保护凝聚民生关切》《“一五一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聚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幸福乡村》等稿件,将对代表委员的采访和自己的思考融入笔端,力求为读者提供有思想性的文章。

  两会报道是一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缺一不可的战役,也是一次前后方共同发力的大合唱,我有幸参与其中,写稿、约稿、录视频、做访谈全面开花,实是难得的人生经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春风柳叶归,万象更新时,就让我以此次经历为契机,不断提升能力,讲好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全媒体经济新闻部记者 吴琼

   在这里回首来路感知未来

  3月15日,全国两会的最后一天,中午1点半左右,现场聆听完李克强总理的记者会,一边走出人民大会堂,我一边把之前设定的清晨4点、5点的闹钟给取消掉。早晨,为了赶上给代表通道拍摄下完整的视频,能在总理记者会上占个前排座位,我和同事们5点起床,6点出门,6点20到达人民大会堂东门前,而在这个太阳尚未升起的时刻,风中已有几十个同行裹成“粽子”在排队等候进场,为的也是能第一时间占据最有利地形,发回第一手新鲜的报道。

  这是我第11年参加全国两会的采访报道。虽然两会的形式几乎没什么大变化,然而,这个资讯最集中、海量信息爆棚的大平台,每年都能带给我新鲜感。在这里,可以感知未来,可以回首来路,可以仰望宇宙,也可以零距离接触到最基层的代表。没有你不能去争取的采访,只有等待你去寻找的角度和创意。

  事实上,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一场顶级新闻大战,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能够入场的一般是各家媒体的骨干,比拼的就是谁能跑得更勤,谁能站位更高,谁能想得更远,谁的角度更佳,谁的笔下能出活儿,除此之外,你得能拍、能说、能冲,十八般武艺都要掌握。如果平时不练好勤快的“脚力”、敏锐的“眼力”、善思的“脑力”、独特的“笔力”,便永远无法成为战场上的王者。

  今年,我和扬子晚报的5个小伙伴,作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橘子军团”的成员,顺利完成了两会报道任务。我们也期待,明年的春天,在北京再相聚。

  扬子晚报时政部副主任 石小磊

   拼搏路上没有“暂停键

  资深记者都说,没上过全国两会,多少有些遗憾。2019年的春天,我告别了遗憾,从拿到人大记者证的那一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四力”,对新闻宣传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此次两会报道,也成为我检验“四力”的一场“进京赶考”。

  在媒体融合中练就脚力。对照密密麻麻的报道排期表,针对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的选题,一次次联系采访对象完善素材,我始终走在路上。从人民大会堂到代表驻地,从幕后策划到镜头前口播,我明白了,沉下心来,迈开脚步,采访需要说走就走。

  在洞察两会中练就眼力。两会报道好比建造宏伟大厦,既要吃透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施工图”,又要及时采访代表建议把好稿件“质量关”,更要保持火眼金睛守住新闻采访“警戒线”。抓热点,邀代表,比创意,拼速度。我明白了,对待工作的热情,需要时刻在线。

  在学思践悟中练就脑力。采访中勤问几个为什么,是增强脑力的考验。听着肚子咕咕的叫声,看着小伙伴买的“奋斗饼”,我明白了,拼搏没有暂停键。

  在书写时代中练就笔力。汇集总书记金句的“学习心声”、代表委员的“学习笔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联动采访H5、决胜全面小康的跨栏游戏。还有海报新闻、网群小编看两会……紧跟新时代步伐的爆款产品相继推出。一次次交流沟通中,我明白了,唯有努力,才能和梦想互不辜负。

  “赶考”的答卷已经完成,永葆“赶考”的初心却没有完成时。2019年,以奋斗的姿势再出发。

  中国江苏网记者 郭蓓

   交汇处,正青春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参与今年的两会报道,让我加深了对这句话的认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的全国两会,吹响了春天的号角,更成为新媒体大检阅、大竞技、大学习的最好时机。

  大事件需要大手笔。那么,两会报道如何书写?

  人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守正创新,有“”乃大。接到牵头部门两会报道的任务后,我们经过多轮讨论,将开展唱响青春、互动问答两大维度的特色报道作为主攻方向,并通过策划、生产、推广、互动,实现全流程闭环作业,不断增强交汇点新闻在年轻社群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交汇点的两会报道更年轻、更活跃。

  知易行难,知行合一。

  3月2日,是新华报业“橘子军团”抵京的第二天。为了首期《懂两会》报道准时推出,交汇点“懂两会”工作室一行清晨六点半即从驻地赶到天安门广场录外景,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有些镜头录了40多遍才通过,为后期的虚拟演播提供高质量素材;而此前推出的《追梦中国正青春》MV,是交汇点首次用快闪的形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并组织动员驻村书记、青年教师、城管队员、地铁工作人员、媒体工作者、大学生共同参与制作、传播。此外,“”起来的海报,“”起来的长图,“”起来的视频,“”起来的H5,“Q”起来的问吧等等,前方报道组与后方编辑部按照既定方案稳扎稳打,步步推进。6大专题、46组系列、14种类型产品,最终得以呈现。

  奋斗者永远是年轻。5G、4K、AR直播、AI主播,那新闻规律与智能技术交汇的最深处,已然成为下一个目标。

  交汇点首页编辑部副主任 孔德信

   感谢和你们一起见过的风景

  好像才刚刚从南京的春寒料峭里出发,此刻却已坐在北京的暖意融融里了。

  能到前方报道全国两会是所有记者心目中的“高光时刻”。此次参与报道2019全国两会,交汇点派出一支年轻的“234战队”——2个70后、3个80后、4个90后,9个人里面有6个都是第一次报道全国两会。缺乏经验的忐忑,只能用充满热情的努力去平复。

  向融媒体发力,不能简单把报纸版面的稿件移植到移动平台上,而是要“一鱼多吃”,做文字内容的“多面手”。新媒体产品传播速度快,内容要精炼、生动、具象化,并配以视频、图片、图表等吸引读者并方便迅速理解。所以虽然并没有太多码字写稿的压力,但我们丝毫没有“偷得半日闲”,“懂两会”“点点时间”“汇客厅”“两会家书”、MV、长图、金句……每一件精心打磨的两会新闻产品背后都是小伙伴们无法量化的付出。

  15天的时间,我见过两位带队领导听说交汇点的作品被肯定时骄傲的笑容,但我也见过他们为一个字用得准不准确争执不下;我见过95后妹子董双在镜头前自信甜美的样子,但我也见过因为录制节目中的一点小遗憾回到房间痛哭流涕的她;我见过5个小伙子在电脑前游刃有余剪片子的样子,但我也见过通宵达旦之后“黑眼圈”无法消褪的他们;我还见到千方百计约一个代表,绞尽脑汁让他为我们的一个策划题字的自己。

  只有狠狠付出过,才能畅快淋漓地说着“问心无愧”。

  对我而言,参与两会报道,不单是参加一次报道,也是一个砥砺自我的成长过程,更是参与团队作战、越战越勇的难忘经历。

  感谢这个三月,和你们一起见过的所有风景。

  交汇点首页编辑部记者 黄欢

   花香鸟语伴我入眠,春宵真好

  3月15日,改完大样,在电脑上刷完“直通全国两会”特刊的最后一个版面、最后一个标题、最后一个图片说明、最后一个二维码,终于可以关机回家了!一抬头,迎面墙上的时钟已过了凌晨3点。上床就寝,又该是4点以后了——窗外的白玉兰已在曙色中隐约可见,早醒的鸟儿开始在枝头窃窃私语。有花香和鸟语伴着入眠,春宵真好!

  从下午4点多钟上岗,到凌晨4点多就寝,14个“白+黑”,这就是一个后方编辑的“两会进行时”。从3月1日下午收到第一篇两会自采稿件,到16日0点10分编完第229篇,也是最后一篇两会稿件,这半个月我和我们部门的同事看了300多篇两会稿件、做了97个两会版面。这中间,有对稿件所涉人、事、语的无数次的参校、修订,有对版面语言的反复斟酌、考量,有对标题、措辞的不断推敲、提炼。从“民生数字,化成温情暖人的江苏答卷”,到见报的“一组组民生数字,一份份温情答卷”;从“说老百姓的话,为老百姓说话”,到见报的“为老百姓说话,说老百姓的话”;从“10个‘人’,传递浓浓百姓情”,到见报的“频频提到十个‘人’,字字句句总关情”;从“政府过紧日子,人民过好日子”,到见报的“政府过紧日子,老百姓过好日子”;从“两会现场记者百态”,到见报的“聚焦再聚焦”……改动的,有时也许仅仅是一两个字、一两处词序,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一切,都为了通过我们的深夜“苦吟”,让两会好声音传播得更好更美!

  新华日报编辑部副主任 徐勇

   忘不了,齿轮间的亲密咬合

  两会报道圆满收官,我们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为压实责任,上阵不掉链子,编辑部在两会召开前开了两场部门动员会,大家一起梳理以往两会期间经常遇到的差错,排出编辑流程中容易出现的风险点,并且一一制定预案。部门汇总的“两会防差错指南”,人手一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慌。

  两会期间,编辑部围绕“多看一眼,多一份踏实”这个原则,提前到岗进入状态成为规律,白班的编辑耗到夜间成了常态,排班表完全成了“摆设”。下班后,把自己负责的版面打出来带回家再看一眼,成了部门的惯例。除了对自己经手的稿件和版面负责,编辑互相主动补位,许多差错和问题就是在多人过眼和帮看中“”出来的。

  应该说,披星戴月、通宵达旦对编辑不算什么,打持久战也是家常便饭,而“心中有大局,脑中有思想,胸中有责任,手中有尺度”才是每个编辑必须坚持的第一要务。为了把前方记者稿件更出彩地呈现在版面上,大家精心编稿、制作标题、查阅资料,和前方记者密切沟通,大家互相探讨请教,没有上下级的距离之分,只有一个链条上齿轮间互相紧密的咬合,团结协作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

  新华日报编辑部副主任 陶宇东

   凌晨三点,全媒体指挥中心亢奋依然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一场硬仗,是新闻工作者的一次检阅。今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派出50多人的“橘子军团”到前方,后方编辑部也几乎每天都是全员到岗。刚启用不久的全媒体指挥中心,凌晨三四点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高大上设备的加持,给今年两会报道带来新气象。

  时间紧、任务重,前方马不停蹄,后方也是丝毫不敢懈怠,这类稿件几乎都是凌晨一两点发稿,篇幅大多在三四千字,要求编辑在有限的时间内眼到、手到、心到,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因此,常常到凌晨三四点,身体疲惫精神却很亢奋。

  日夜颠倒,睡眠不规律,精神压力大,这些都是两会期间的“标配”,虽然辛苦但也收获满满。我到编辑部工作六年,参加过五次全国两会和党的十九大报道。从最初“提案”“议案”都傻傻分不清,到如今专挑“硬骨头”来啃,一次次高强度的实战,让我也很快得到成长。今年两会接近尾声,心中不禁又有些期待——

  两会,明年再会,我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新华日报编辑部主任助理 许建华

   守正创新,后方也是前方

  “又来一篇重头稿,赶紧编下,等着上版!

  手里正看着版面大样,耳边响起领导急促的召唤。

  时针早已划过“12”,窗外夜色深沉,多数人进入梦乡,南京这座城市已在梦中;窗内灯火通明,对我们这群编辑来说,正是最忙碌的时候。这是两会期间,新华日报编辑部每晚挑灯酣战的常态常景。

  每年两会,对编辑来说,都是一场硬仗。来稿数量大、发稿时间晚,对稿件要求更高,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两会稿件,政治的把关是头等大事,大到稿件导向、立意,小到字词使用,都要慎之又慎。后方编辑要把好关,必须不断提升“四力”,及时学习两会最新精神,做到心中有数。编稿时要多看、多查、多想、多问,对每篇经手稿件负责。守正创新,后方也是前方。

  “这样表述行不行?”“这个提法妥不妥当?”编辑部办公室经常传来这样的讨论。一字一句,马虎不得。稿件里引用的领导讲话、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代表委员的姓名头衔,对照原文、对照花名册,不知核了多少次。这道工序枯燥费时,但必不可少。

  两会期间值班,工作时间都超过10小时。3月5日,我参与制作图说政府工作报告跨版解读,从当天中午12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3点。累不累?累。但前方记者同样辛苦,把凝聚他们心血的稿件编辑好、呈现好,是我们的职责。

  传递两会好声音,我们在黑夜坚守初心。

  新华日报编辑部编辑 季铖

   精益求精,一“”马虎不得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对于党报夜班编辑来说,增强“眼力”“脑力”尤为重要。两会期间的夜班工作,紧张繁忙,既要随时关注稿件动态,协助值班总编统筹安排版面内容,和版面编辑、美编一起商量版式创新,又要认真审读版面大样,严防死守保证不出差错,可以说是一次业务的大练兵,也是一场对“四力”的检验。

  版面编辑首先要有对稿件掂量称重的能力,然后要能通过版面的编排、美化,合理安排每篇稿件,形成整体版式。这个过程不仅是对“眼力”的考验,更是对“脑力”的考验。

  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头版稿件的安排,尤其要有核心意识,总书记下团、发表重要讲话等稿件要突出处理。比如3月5日一版,头条稿件“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用竖标题四栏的位置,同时配发两条总书记重要讲话反响稿标题导读,纵贯到底,占据版面的绝对优势。右边两栏则按稿件重要性安排程序性的报道。可以说整个版面重点突出又庄重大气,充分发挥版面语言的功能。

  审读版面大样也要严谨细致。是用“克难致胜”还是“克难制胜”,是用“全国政协首个记者会”还是“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个记者会”,都要认真推敲,甚至连一个“”也马虎不得。6日8版,稿件聚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十个“”,原稿小标题想用“No.1”“No.2”……“No.10”分别标记十个“”,但误成“NO1”“NO2”……“NO10”。少用了一个“”,小写变成大写,意思就不一样了,“No.”是第几的意思,而“NO”成了“”的意思。

  全媒体新闻出版部主任助理 孙健

   值一天班累得像上了三天班

  全国两会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既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也是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训练场。作为一版版面编辑,在两会期间,坚守在新闻出版的最后一道关口,践行“四力”,守正创新是职责使命所在。

  党报版面尤其一版有着鲜明的政治导向,强化“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在具体工作中落到实处,守住党报政治安全底线。每条稿件怎么摆放,标题横竖,位置高低,面积大小等都是对政治站位的检验。6日一版由于是程序性报道,参照往年编排方式是最稳妥的,但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有所突破。版面打破六栏分配的传统格局,改为大四栏分布,版面气势一下就强起来。再调整图片位置,增加标题导读。最终呈现的版面厚重有力、大气磅礴,体现了党报的政治高度和大局意识。

  对于“夜归人”而言,只要走上值班岗位,一场严守底线、确保安全的“考试”就开始了!要通过考试,关键就是要有责任,敢担当,炼成“火眼金睛”。每个二维码都要扫出来验证,每个改样都要反复核对,每张照片都要保证图文相符……版面多、稿件多、图片多、时间紧,“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想一下”,把规范落实到行动上、让规则变成习惯,为两会安全出版保驾护航,是“夜归人”的常胜法宝。

  全国两会是媒体高度关注的大事件,新闻比拼在所难免。同一条新闻,同一张图片,别的媒体怎么处理,如何呈现,每天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8日一版,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一稿,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与新华日报的编排处理特点不同,各有千秋。这些差异,正是学习思考的重点,可以从中积累经验,提升业务能力。

  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疲惫焦虑成为常态。“两会的夜班有法定假期的‘待遇’,值一天班累得像上了三天班。”同事们相互调侃。凌晨两点、三点、四点……“还不交版,不能再晚了,要影响印刷了。”检校老师急了。

  全媒体新闻出版部编辑 郭新海

   零差错”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增强这“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要求。能够严密分析、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提高“脑力”与“眼力”对党报校对至关重要。

  两会期间,每一篇稿件的政治导向、数据与事实、描述和修辞,哪怕是标点符号也容不得半点差错!校对必须守好门、把好关,心到、眼到、手到,对每一篇稿件经过“校阅、发现、判断、辨别”,确保“零差错”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美国、英国、香港”,应是“美国、英国以及中国香港”,“香港”不能单独与其他国家并列出现。同理,台湾、澳门亦然。“台湾”与“大陆”为对应概念,“香港、澳门”与“内地”为对应概念,可以使用“内地与香港”“大陆与台湾”“京港”“闽台”等,这是政治原则,容不得半点松懈大意;

  人大代表“审议预算报告”,其中的“审议”,我们改作“审查”。人大代表在两会上履职尽责,对政府工作报告当用“审议”,对预算报告和计划报告则是用“审查”,这些用词上的差别必须区分清楚;

  “全国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应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它们对届次的表述方式有所不同;

  “化险为夷、转为危机”,“转为危机”应是“转危为机”,一字之差,意思却谬以千里。

  ……

  “万千文字眼底过,对错只在一瞬间”。两会,就是对校对工作践行“四力”最直接的检验!

  全媒体新闻出版部校对 郑新悦

  本版视觉统筹 周贤辉 沈东

原标题:两会赛场强“四力” 守正创新“”出彩

标签:

编辑: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