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周刊|2017年“新华书房”第三季度推荐10本好书精彩亮相

14.08.2017  10:41
 

  “新华书房”是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江苏省全民阅读办、新华日报社联合推出的全媒体阅读品牌,面向全省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广大读者,倡导在书香中滋养心灵、提高修养,在阅读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经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严格遴选,2017年第三季度“新华书房”10本好书、10本延伸书目新鲜出炉。10本好书分别是《习近平讲故事》《世界新趋势》《中国经济新方位》《孔子归来》《历史从未走远》《千年金融史》《利他之心:善意的演化和力量》《胜者思维》《硅谷模式》《智能转型》;《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中国人缺少什么?》《诗的八堂课》等10本延伸书目则涉及社会科学、历史人文、科普新知等多彩内容。

  读一本好书,可以激发思想,涵养精神。我们邀您一起走进“新华书房”,在这里获得思想的启示,读书的快乐,享受风景这边独好。

   1. 《习近平讲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近日,人民日报社编撰的《习近平讲故事》一书出版发行,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这些故事具体而生动、通俗而深刻,既展现文化软实力,又具有实践指导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

  这本书的故事涉及古今中外,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多,故事来源广,讲述语境丰富,可以说是一部迷你版、袖珍版的中国故事,其中有三个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是底蕴深厚。书中讲的故事涉及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引用春秋宋国大夫正考父的家庙铭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金陵五题》、杜牧《阿房宫赋》以及《古文辑要》等历史文化典籍,借以阐明领导干部做人要谦虚谨慎,要杜绝贪腐,要听真话,要鼓励别人讲真话。

  第二是点铁成金。比如“滴水穿石”的故事,书中说,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它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赴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他说,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敢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这个故事真是点铁成金。这个铁是我们对滴水穿石的一般理解,而这个金,就是作者赋予滴水的这种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的新精神。

  第三是喜闻乐见。讲故事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让人想听、爱听、听得过瘾。比如书中讲到红军半条棉被的故事,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一句话把共产党人的精神本色概括得淋漓尽致而又感人至深。习主席在美国访问时,讲到自己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这个细节一下子击中了美国民众的心。这样的故事,语言极其生动,听上去似乎很家常,但细细一想又很不寻常,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习近平主席讲的这些故事,都是从历史传承中来,从文化经典中来,从现实生活中来,从人民群众中来,从工作实践中来,是最值得点赞的中国故事。

  康 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世界新趋势

与世界共享机遇的伟大构想

  《世界新趋势》是一部由国际重量级专家学者团队撰写、面向世界解读“一带一路”倡议的专著。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多中心的世界,“一带一路”正是多中心全球秩序、多样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柱,也是稳定动荡地区和国家局势的重要力量。

  本书以问答形式,梳理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保、投资、能源、产业战略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并从国际视角,对中国制定的“一带一路”各种政策进行了剖析,对其在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力作了客观评价。

  作者认为,“一带一路”规模之宏大前所未有,却不止于此。过去,经济、技术以及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巨大转变都是自下而上发生的:各种发展变化的趋势和新的理念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之中悄然而生,然后,其力量不断累积形成合力,最终形成一个惊人的大趋势,这个大趋势无人掌控。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则与之恰恰相反。

  “一带一路”构想经过精心规划,对现有全球化框架进行了革命性改造,与此同时,又给各方参与者留下充分的机动空间。它建立在现有的全球化框架基础之上。全球化使得地球的各个角落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但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底层,还有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却觉得自己如同失败者。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客纷纷倒向保护主义以及反全球化政策,这为世界格局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而不是机遇。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中国却大胆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勾画出了一条互联互通的新路,大刀阔斧地重塑全球化的面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新的指导性原则,希望可以满足各方的利益需求。

  “一带一路”开启了全面发展的大门,其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就是互联互通,中国愿意与相关国家及地区分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基础设施、金融以及环境保护管理服务,而更加紧密的文化交流必将帮助各方增进了解,更好地应对经济以及政治领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挑战。

  (孙嘉伟)

   3.《中国经济新方位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新起点

  中国已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在保持总需求适度增长的同时,将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新动能新方位转变,以更有效地应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中国经济新方位》便是在新常态下提供一种新认识的读本。本书汇聚中国多位著名经济学家,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制度转型、结构性改革、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热门话题。

  今天的中国,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要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依靠改革。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协调发展。继续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新的起点上,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中国经济有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中国发展正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任民)

   4. 《胜者思维

胜利旗帜,心中永不落

  古语有云:蛇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对一支队伍而言,将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一把手能够轻易改变这支队伍的气质,从而影响战争的胜负。任何机制无论如何严密、完善,最终仍然无法取代危机中人的意志、洞察与决断,尤其是危机处理中的领导者。所以,自古以来,古今中外对“”的要求都很高。从孙子兵法的“智信仁勇严”到西点军校的22条军规,都体现出对“为将者”的高标准、严要求。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曾经提出过四条标准:1. 必须具有分析能力,能够超越孤立的事实或者某一领域专长,看到并整理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2. 必须是实用主义的,能够有意识地重新构建自己的战略模式,使之符合形势和实际的需要。3. 必须具有创造性,经常要挑战现状。4. 必须接受过多种教育,是通才,而不是专才。这些为将者必备的能力,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胜者思维。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金一南少将历经八年沉淀,通过剖析当代世界复杂局势和历史上著名战役,写出了《胜者思维》一书,对领导者的战略思维能力、危机应对能力以及基本素质能力进行了精彩解读。作者以极其广阔的视野、一以贯之的犀利文笔、磅礴的气势,生动客观地阐述了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各种能力,里面引用了中国以及全球其他领导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对不同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用以大见小的事例,赋予每个领导更好的处理危机方式以及更好的管理能力。

  除此之外,金一南将军在《胜者思维》书中采用了大量篇幅,对领导者危机处理能力进行了阐述。危机决策最能检验领导者的能力与素质,而领导者的实际应对能力,取决于其硬件储备一一实力储备、组织储备、方案储备,也取决于其软件储备,就是善于行动、敢于担当的意志和胆略。

  最后,在金一南少将看来,所谓的胜者思维,就是即便在最黑暗、最失败、最无望的时刻,内心也有一杆胜利旗帜在飘扬。这不仅是历史上杰出胜者所留下的启示,更是未来胜者所必备的素质。

  (孙丽娜)

   5.《孔子归来

认识一个真实的孔子

  提起传统文化,孔子是无法回避的。那么顶着“至圣先师”光环的孔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人“逆袭”成圣的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鲍鹏山所写的《孔子归来》一书,以《史记孔子世家》《论语》《孔子家语》等作品为主要依据,较为全面地再现了孔子的一生及其主要思想见解。

  在鲍鹏山的笔下,孔子被还原成一个热爱生活、有自己的坚持、乐学好学的老实人。孔子从37岁到50岁仍和学生们厮守,“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他的生活充满着阳光与温暖。他热爱山水、自然,所以会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他热爱音乐,在听到《》乐后,三月不知肉味,说出“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在那个混乱与阴冷的世界里,孔子一直用豁达、乐观、明朗的心态对待任何一件事。他的作品《论语》就很好地展现了他本人的性格心态,他以温暖的力量温暖了那个时代。

  除人格魅力外,孔子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翻阅全篇,你会发现,在孔子之前,只有贵族子弟中才有知识分子,他们都学习官学“礼、乐、射、御、书、数”,仅侧重于礼乐祭祀方面的学习。孔子之后,知识分子打破了贵族垄断的局面,他们学习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重视培养人的人格与价值判断力,强调发扬道义精神,建立正确的道德观。至此以后,知识分子身上多了一份责任感,他们是价值的承担者,死而后已。

  当真正的“孔子”归来并且“”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也许我们才会想到,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啊!孔子不是一个符号,也不是被供起来的那一个圣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生成就斐然,却也有一些人生局限性——这才是一个较为完整、客观的孔子。司马迁在表达自己对孔子的仰慕时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确实是这样。

  (王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