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万中小学生将使用新修订语文教材 语文课本这样修订

14.06.2016  18:09

离秋季开学还有2个多月,新学期的教材已修订完毕。近日,各地中小学入学报名工作陆续启动,语文教材的修订也再次受到关注。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曾在5月23日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版教材使用暨培训工作会上表示,今年秋季,全国400多万中小学生将开始使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依据什么修?怎么修?修订后语文课本更注重哪些内容?小编带你一起来看看。

●  修订依据

专家表示,语文教材修订并非信马由缰。

在具体操作中,各大出版社语文课本的修订主要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一线师生的意见是修订标准之一。

文质兼美是最高标准。

语文版义务教育修订版教材封面

梳理发现,自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新课标启用后,目前已有包括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在内的多版语文教材进行了修订,国学内容普涨、课文数量减少、更新时代标签、传承经典是新修订语文课本四大特点。

>>> 增,国学内容普涨。 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七至九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40%,每册安排两个单元的古诗文。

>>> 减,课文数量减少。 目前新修订的小学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15%。苏教版高中课本篇目从108篇调整为95篇。

>>> 换,更新时代标签。 新修订语文版教材约更换了40%的课文,如中学课本里将《洲际导弹自述》改为《网络表情符号》。

>>> 留,传承经典。 体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小英雄王二小》《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等课文依旧保留。

业内人士指出,修订语文教材时的增减换留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极为耗时耗力的大工程,难度甚至超过编写新的教材。

>>> 千人参与。 据语文出版社提供的统计数据,在该社此次语文教材修订中,全国各地有100多位省市级教研员、2000多名一线教师参与了研讨和审改,发放并回收调查表一千余份。苏教版光是在选文阶段,就有近200名专家参与,包括小学一线教师、特级教师、教研员、大学教授等。

>>> 修订期长达三四年。 人教版语文教材于2013年1月重启修订,然而早在2010年之前,出版社就已经分赴各地进行了多轮调研,收集建议。苏教版语文教材2013年初开始修订,但相关论证也早就开始。

>>> 多选多审多读。 据业内人士介绍,语文教材的修订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征求社会意见,拟定教材修订方案,选文,编订,统稿会,编写组讨论,修改定稿,审稿,审读等。

语文教材修订是教育进步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次修订,都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次也不例外。总体上来看,这次语文教材大修订,是符合当下的教育导向和社会潮流,也是符合全国教育工作者和公众的期待的。<<< 详细

语文教材修订凸显文化自信

增加古诗文教学、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比重,就是要更加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古诗文教学的意义,是激扬它们承载的文化价值,并使其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下焕发神彩。因此,对它们的学习不仅是“技能性”的,更体现了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信。

换个角度看语文教材修订

纷争之余,我倒觉得有一条值得强调,即教材修订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其遴选取舍应该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征和接受程度,激发学习者兴趣,不能为了减负而减负,或者是为了灌输而灌输。从这条原则出发,篇章的取舍就容易理解一些。

对语文教材修订不妨淡定些

可见,教材删改虽不能随意,但也不妨淡定一些。天下文章那么多,只要文质兼美,选什么不选什么并没有那么绝对。至于具体文章的编选是否适当,教材是否合用,还是应该让真正使用教材的师生来评价。

教材修订:有人在怀念,有人在吐槽

教科书修订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的变与不变总能引发热议。语文教材总是争论焦点,而理科类的教材也常被吐槽为“不接地气”。谁也无法否认,虽然教材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但它承担了向下一代传授最基本知识的使命。

各版语文教材修订保留经典课文  80 后难忘的课本插画

80后小学课本中的插画虽然没有唯美的颜色,没有精美的设计,但是还是会留在我们最深的印象中。

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教材?

据媒体公开报道,近年来一些版本语文教材,对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作了一些调整,有的是删减,有的是增加。对此,网友们还曾对“孩子需要怎样的语文教材”掀起过一系列讨论。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