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责熊孩子不如追责熊爸妈

17.08.2015  11:30

  《新闻晨报》8月16日报道:据@@民航网客户端@@航空事等,昨晚西部航空航班上有旅客在下降过程中带着小孩在座位通道大小便。今天ZH9709航班又有旅客带小孩在后舱大便,事发厕所没人用,旅客嫌厕所太小了,3个人挤不进去,后面大宽敞!最让人无语的是,当妈的还跟孩子说,宝宝不急慢慢拉,还没起飞呢。 

  一般来说,“熊孩子”胡作,大多数网友归结为“素质”,此为“素质论”。然而,怎么有那么多的国人缺乏“素质”? 

  乘公交车有伸臭脚于他人座位者,乘火车类似现象则更多,而关于小孩随地大小便,最令人尴尬的则是在国外、香港发生的街头大小便事件,如此“素质”,到底反映了什么? 

  以前,小孩大小便于街头或者家长帮着孩子大小便于人前,并不算多么大的丑事。然而,文明风气并不需要几百年的历史来进化,当有了公交车火车飞机航空器之后,小孩子的大小便则万万不可“上得厅堂”。至少,任何一个家中现代化装修再无露天土地的家庭,绝不可能再让孩子在庭院或者家中床前大小便。那么,己所不欲何以施于公众社会与他人呢? 

  “素质论”救不了国民素质,换言之,单纯的吆喝素质素质,某些国民的素质是不可能提振起来的。就好比你责对方一万次素质,他不会收敛半点臭脚,也不会收敛半点高空楼语以不妨碍邻里安宁。这些人需要一种鞭策,倒不是非要新加坡式的鞭刑之类的震慑,而是需要法律法规加以强力约束。 

  斥熊孩子不如责熊爸妈。归根结底,这事儿怪不得孩子,进食就要排泄,天经地义,然而,排泄却不能危害公共秩序。否则他们就应当为此承担责任。或者处以罚金,或者处以“黑名单”待遇,至少也应当由飞机乘务人员立即制止,否则飞机乘务、安全人员有权拒载。文中叙述:宝宝不急慢慢拉,还没起飞呢。如此秩序意识淡薄的父母,配乘坐飞机吗? 

  有个座位,蹲或者坐,是他的自由,需要排泄,在哪儿拉也是他的自由。然而,自由也有界限。以危害公共秩序为乐者,不追究其危害公共秩序的法律责任还能追究什么? 

  文/李振忠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