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桥镇江平村种养殖女能手们

25.12.2014  10:42

在我市农村,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整天与鸡、鸭、猪、瓜果、树木为伍,打造出了一片天地,她们就是——

 

初冬,斜桥镇江平村辉煌综合种植合作社基地上,69岁的宋素珍手持工具细细地修剪水蜜桃树枝。入冬前,她儿子特意带她到无锡观摩水蜜桃修剪方法。耳濡目染之下,她慢慢琢磨出门道,今冬便和从无锡聘请回来的工人一起修剪。

 

近70岁高龄的宋素珍算得上靖江年龄最大的种植女能手,自从2011年底成立合作社后,她就围着基地上的翠冠梨、水蜜桃、油桃转。老当益壮的她在儿子的指导下,慢慢摸索出种植技巧。今年4月底,水蜜桃上市,口感不错,宋素珍很是高兴。谁知今夏连绵阴雨,不少水蜜桃烂掉了,宋素珍既心疼又无奈,信心满满的她准备来年再大干一场。为了提高产量,宋素珍特地到无锡取经,结果发现原先的修剪方式有问题。“不少人劝我,这么大年纪了,好歇歇了。四五年下来,虽然吃了不少苦,但忙忙也挺有意思,有成就感。”宋素珍说。

 

在我市种养殖领域,有不少夫妻档、亲戚档,其中女性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薛卫红下岗后和丈夫2002年在生祠镇金星村流转土地建立金星休闲农庄,从种植葡萄、玉米、香沙芋开始,慢慢扩大规模,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集旅游、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薛卫红也走上了管理岗位,每天忙着开拓销路。回想起刚创业时的辛酸,薛卫红百感交集。寒冬酷暑、刮风下雨,都要在田里忙活,天气越恶劣越是要往田里钻,就怕有个疏忽影响产量。

 

陈汝芳,斜桥镇井兴村明星水蛭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2年6月和丈夫开始养殖水蛭。提到水蛭,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吸血虫”。正是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软体动物,被陈汝芳当成宝贝一样,每日精心饲养、悉心照料。因为没有经验,陈汝芳在摸索中前行,走了不少弯路但从不气馁,终于一点点掌握诀窍,如今年产水蛭15吨,并在靖带动发展了一批水蛭养殖户。

 

天气渐冷,东兴镇惠龙村华丰中药材种植基地上,陆润正忙着给浙贝母盖草,保温防冻害。一年前,陆润还是一名下岗职工,对中药材种植一窍不通,如今已对浙贝母、元胡、珠子参、白芨的习性很是熟悉,成为叔叔的好帮手。种植中药材得耐心、细心,夏季要顶着烈日收获,冬季要顶着寒风在田间管理,一年四季要随时观察虫害、病害。一年下来,陆润晒黑了不少,皮肤也不再细腻,却收获了满满的成功。

 

这几年,靖江也吸引了一些外地种养殖女能手来靖一展才华。韩青,原是美国亚联微生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代理,2010年秋带着项目、技术、肥料、销路来到我市马桥镇徐周中心村,成立靖江市徐联芦笋专业合作社,开发芦笋种植项目。芦笋,这个毫不起眼的时令蔬菜在韩青的手中变幻出无数模样:芦笋根研磨成粉,加入蜂蜜即可饮用;芦笋叶经干燥、烘焙等变成芦笋茶叶,营养价值高;衍生产品还在继续开发中,芦笋面包、饼干、水饺等将陆续面世……对于未来,韩青已定下目标,将合作社打造成为江苏省有名的芦笋龙头企业。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活跃在马洲大地上的女能手们,在圆了自己致富梦的同时,也成为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陆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