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无锡晒殷实“家底”
昨天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南禅寺书城广场前,印在展板上的无锡文博场馆和镇馆之宝,赚足了回头率。无锡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家底殷实,但如此殷实的家底,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全民共享?这不,市文化遗产、文化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亲自上阵,为市民免费发放文保材料,展示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现场:免费开放的文博场馆不止46处
“无锡博物院、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程及美术馆、张闻天旧居、秦邦宪故居……原来这些都是免费的。”南禅寺书城门口,带孩子来买书的孙先生用手机拍下了展板上公布的46处无锡(含江阴、宜兴)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名单及地址。孙先生是无锡本地人,他直言,一直以来,他都以为无锡大多数文博景点和名人故居是收费的,事实上刚好相反。
记者了解到,3月起施行的《博物馆条例》,明确鼓励各地博物馆尽可能免费开放,但有相关条例规定,属于遗址和古建类的博物馆可收费,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流、保护古建筑。即便如此,无锡的鸿山遗址博物馆、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东林书院等平时收费的遗址类文博景点,也常在节假日为公众免费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城市的过往。
“这46处是不完全统计,无锡大多数文博景点是免费参观的,特别是近年来新建的民营文博场馆基本全是免费对外开放”,说着,现场一位工作人员递给孙先生一张《无锡人文地图》。地图上,全市文化遗产保护点的分布情况一目了然。“你们可以按图索骥,带孩子去逛逛,很多都是免费的。”这位工作人员透露,这份人文地图是首次对外公布,近期还将在市文广新局网站发布,方便市民和游客走近无锡的文化遗产。
数据:国保31处,省保73处,市保272处
《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无锡晒出了最新成绩单: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2处。不但如此,随着大运河的成功申遗,无锡有了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如今,这一街区正在向四方游客展示它绝版的活态遗产。除了邀请专家加紧编制申遗方案、确定保护规划,无锡相关部门负责人于近期前往国内部分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实地取经,希望能为入列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申遗提供有益借鉴。
据了解,于2007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现已结束,于2012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现已进入收尾阶段。记者从市文广新局文化遗产处拿到了无锡市关于这两次普查的第一手数据:经普查,全市新发现文物点上千处。在对全市范围内4000多家国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后发现,全市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有60家,上报文物5万多件。
据介绍,这60家收藏单位不光是文博、档案、图书、史志、园林,还有宗教、教育、国资、银行、民政等共十大行业,发现了不少1949年(含)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史料、实物等文物。文化遗产处赖聪聆介绍,通过普查他们发现无锡不少学校建有校史馆,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传承、保护有加。他们计划从这60家单位上报的5万多件文物中挑选部分价值高的文物,明年进行集中展示。
专家:文物保护人人有责,须警钟长鸣
前不久,清名桥堍的一场火灾引发有关部门的思考:如何才能在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文物社会关注度的日益升温、城乡与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文物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无锡同样面临着文物被盗窃、破坏、拆除、转让甚至非法交易、买卖的危险,文物安全问题十分严峻。为进一步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无锡市早在2010年起就施行了《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昨天的活动现场,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向行人免费发放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看到一旁火热的鉴宝场面,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吴明提醒,市民收藏文物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文物商店购买、销售文物,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拍卖文物,都应记录文物的名称、图录、来源、文物的出卖人、委托人和买受人的姓名、住所、有效证件号码以及成交价格,并报核准其销售、拍卖的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吴明透露,就目前文物执法的情况来看,文物损害时有发生。在进行建设或生产活动中,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果发现文物,应当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文化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否则就是违法。“如果发现之后不知道是文物,无意识地将其带回家也是违法。”鉴于此,吴明提醒广大市民,保护我们身边的文物就是保护好了城市的历史,每个人都应具备最基本的文保意识。
(记者张月/文还月亮/摄)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