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别被“神翻译”绊一跤

14.06.2016  13:48

  “第四个儿子找妈妈”?让外国人彻底“懵圈”了——

  “你知道‘The Forth Son Visited His Mother’(第四个儿子找妈妈)是哪段京剧吗?

  “哪个啊?

  “《四郎探母》哎!”

  这段对话,发生在记者昨天在南京参加的一个文化沙龙上。以“文化走出去”为主题的漫谈,很快就聚焦到当下层出不穷的“神翻译”上。在剧院工作的韩明还举了一个例子:“有次我陪外国友人去看戏,发现《单刀会》竟然被翻译成‘Lord Guan Goes to the Feast’(关老爷去宴会),想想也是醉了!

  韩明表示,从字面意义说,这些翻译不能说完全错了;但如此“直译”,让人费解,更让中国文化意境之美荡然无存。他无奈地说,“有些翻译比这些还荒唐。很多文字就像是用翻译软件译出来的。别说‘美’了,有时候都看不懂。

  微信公众号“花影重门”负责人陈璐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她收集了更多“神翻译”的案例:《贵妃醉酒》译成‘喝醉了的小妾’、《夜奔》翻成‘在晚上跑步’……中国人看都费力,更何谈中国文化之美呢?”

  她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坦言,“翻译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们有时带外国朋友去看戏,他们经常会被‘英文台词’弄得笑场,我们也很无奈。

  对于中国文化的翻译,不能简单直译。“以传统剧名的翻译为例,不能简单按字翻。”陈璐说:“如取材于《水浒传》的小剧场《惜·姣》,翻译成Death Do Us Part,取‘至死不渝’之意,韵味十足。取材于宋话本小说的《碾玉观音》则被翻成A Love Beyond,将男女主人公超越生死之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对此,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很是认同。他告诉记者,“传统文化要真正能走出去,翻译这道关必须重视。如果翻译不准确,会影响外国观众的观剧感受,进而影响到中国文化的传播效果。”这些年,省昆每场演出都会打出“翻译准确”的中英双语字幕,还贴心地将剧场通行的竖版字幕改为横版。

  他们的“外援”,是一群懂戏曲的外国留学生。伦敦大学博士生Kim Hunter Gordon目前正以交换生的身份就读于南京大学,他帮省昆做翻译工作已经有两年多了。记者昨天采访他时,他正在修改省昆的一个英文剧本,“很多折子戏有不同的版本,我们需要根据每次演出版本的不同,修改英文字幕。

  Kim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我第一遍翻译完后不会交稿,我会去看演员的排练,根据现场的演出情况对翻译内容进行调整,有时候还会去和演员交流,听听他们对戏的理解和感受,再对英文剧本进行修改。”如此花功夫,效果自然好。一位在现场看过昆曲的观众告诉记者,“说实话,有些唱词我看中文都看不懂,但我英文还行,结果最后是看了英文字幕才理解他们唱的是什么意思。

  翻译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戏曲。省科技翻译协会秘书长唐宝莲对此直言不讳:“翻译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个主要瓶颈。

  以图书为例。近年来,我国对外出版增长很快,但“走出去”的中国图书在全球图书市场的占比依然很低。数据显示,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为10∶1,对欧美更高达100∶1。即使是目前“走出去”的这部分图书,也多是中医、功夫、饮食等“老三样”。“因为,其他领域真的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翻译作品。”唐宝莲说。

  “在我国,很多人认为‘懂外语就能翻译’。这是不对的。”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者魏明就对记者说,文化走出去,翻译这道门槛不容小觑。是否符合“信达雅”的标准,将直接决定外国观众的接受与理解程度。“翻译不只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简单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化的再创作。

  魏明介绍,《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由中华书局翻译成英文后在海外发行,取得了较大成功,无论是版权签约数,还是实际印刷数,均创造了近年来中文图书出口的最高纪录。“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译者并不是简单地把文本从中文译成英文完事,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用西方人喜欢并乐意接受的方式,讲西方人听得懂的‘中国故事’。

  文化走出去,别被“翻译”绊一跤。唐宝莲提醒说,“文化走出去,要让对方能够接纳,实际上是一个文化转换、文化再创造的过程。表面来看,我们翻译的是文字,实际上翻译的则是文化。如果不懂得另外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语言习惯,是肯定翻译不好的。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中国文化走出去,就很难走得远、走得好。

  本报记者郑焱董晨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