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千万资金打造大湖文化 洪泽:文化大县迈向文化强县

04.05.2016  23:17

  新华报业网讯 世界读书日,洪泽县岔河镇淮宝居委会农家书屋内,借书和阅览的人络绎不绝。图书管理员李芳芳告诉记者,书屋已被纳入洪泽县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今年6月底开始,在县图书馆借的书,在村里一样可以还。

  “通借通还”是洪泽县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全县各乡镇(街道)图书室和120个农家书屋中的40个,已被纳入首批“通借通还”系统。

  在岔河镇文化中心,建筑面积达1360平方米的中心内,综合演艺大厅、图书馆、阅览室、培训厅等功能一应俱全。镇文化站长吴宝来表示,今年镇政府投入34万元对文化中心进行改造提升,目前该中心已达省定标准。

  洪泽县文广新局局长陈礼新说,根据县《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今年,县里将拿出5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镇村文化阵地改造提升。到年底,所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40%以上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以及所有农家书屋将达到“省标”,同时还将新建镇级特色文化展示馆3个、村级民俗文化馆9个,建成较高水平“农村十里文化圈”。

  在洪泽,记者看到,投资近10亿元的文化综合馆、体育综合馆、科技智慧馆启动建设,中国印博物馆提升改造,许亚玲戏剧工作室暨戏曲体验馆业已开工……陈礼新介绍,目前洪泽县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1980平方米,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县委书记徐东海说,去年9月,洪泽在全省县级层面率先出台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提炼了洪泽湖文化“上善包容、务实苦干、和谐共生”的内涵特色,确立“两个五年”战略目标:到2020年,把洪泽建成“文化基础全面夯实、文化特色得到彰显、文化实力大幅提升”的文化大县;到2025年,把洪泽建成“文化凝聚力和引导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县。

  洪泽文化大县建设主要从强壮基层阵地、培育文化队伍、打造文化精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壮大文化产业五个方面入手,让百姓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为充实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去年初洪泽县专门划拨事业编制名额,面向社会招聘了18名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文化人才,并分配到各镇(街道)文化站工作。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董蔚介绍,今年洪泽县还将启动村级文化专职管理员招聘试点,通过政府购买岗位方式,为村里配备专职文化人员。同时,全县120个村(居)的农家书屋,将采取“认养制”、“寄养制”、“委托制”等补充管理模式,解决农家书屋正常开放管理问题,基层文化工作乏人问津的局面将大为改观。“文化大县建设,最终目标是文化惠民。”董蔚表示,洪泽县正在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力度,拓展文化下乡活动。今年,将送书下乡2万册、送戏送电影下乡1250场,分别比去年增加1万册、100场。同时举办高雅舞台剧鉴赏、市民文化节、农渔民读书节、水釜城庙会等群众欢迎的品牌文化活动。

  文化大县建设需要产业支撑。2015年落户洪泽的江苏欣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全球第二家拥有比赛专用台球核心制造技术的企业,其生产的CYCLOP牌台球成为唯一指定官方比赛用球。水釜城文化创意产业园、佛教文化旅游园、文创广场等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去年,文化产业销售增长14.1%。

  为推进文化大县建设,洪泽县还设立了10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今年将对全县文化阵地建设、群众文艺演出、文化人才培养、文艺精品创作、非遗保护传承等8大类23个重点文化项目进行扶持。

  本报通讯员叶顺亮龚建军

  本报记者彭广余李先昭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