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人才“大集”:动动手指发微信 月薪可能过万

29.12.2014  20:04
招聘会上,一家知名公司展位前异常火爆。

      中国江苏网12月29日讯(记者 郭蓓 杨丽)7个小时,100多家企业,1000余个岗位,吸引了近万名毕业生。今天上午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的一场招聘会,在岁末年初为文化创意产业毕业生奉献了一场就业大餐。

  展位境地:大企业遭“堵” 小企业遇冷

  记者在招聘会场转了一圈,发现知名企业展位前异常火爆,与其他“冷清”的展位形成鲜明对比,大有寸步难行的趋势。在苏宁环球文化产业公司展位前,学生们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正在对应聘学生进行第一轮初选。现场工作人员闵女士介绍,本次公司拿出了行政、影视传媒、艺术品三类近50个岗位。“这次我们是初选,对学生的专业、个人情况包括实习经历等进行一下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还要进一步组织面试。”当记者问及选人标准时,闵女士表示,学历固然重要,但是更看中的是个人能力,有实习经历表现优异的优先录取。

  “就算是在大公司扫地,也不想去小公司。”南师大研三的张同学前来应聘苏宁策展的职位,他告诉记者,在应聘中,他还是倾向于成熟的大公司。“在小公司,就算拿10000块钱一个月,但是你肯定会很累。而且小公司不稳定。”记者随即又采访了几位前来应聘苏宁岗位的同学,他们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南大的万同学表示,“大公司比较可靠,而且长线发展好。”

  应聘现状:“跨界”、创意性人才更受宠

  来自南师大商学院的张心怡同学也来“跨界”应征。虽然她自己学的是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但是个人平时爱好文学创作。“我自己平时写小说,已经和一家网站签约发表作品。”张心怡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觉的文创行业,需要我这样既懂经济又爱好文学创作的复合型人才。”

  以文化创意产业产品著称的南京夫子庙洛可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带来了包括工业设计师、动漫设计师、陈列师等四个岗位。招聘现场公司市场部阴先生告诉记者,在选择人才方面,公司跟热衷于招聘有创意思维,成熟理念的年轻人。“拿刚才的一位应聘者来说,他本人有一定留学背景,同时带来了自己独立设计的水杯和可承重便携拉杆箱两款工业设计作品”阴先生告诉记者,有社会实践的人才还是为很多文化创意企业所看好。同时阴先生也坦言,大到言谈举止小到简历的字体设计,自己在招聘时也很看中应聘者对细节的的掌控。

  作为新兴发展起来的商务市场的外卖平台,零号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招聘培训主管杨女士告诉记者,本身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搭界程度并不高,但就她的理解,在市场销售以及运营上,都需要创意人才的介入。“店铺的人气提升,线下活动,新媒体营销工作,都需要有创意的人才补充。”这也就成为企业进驻招聘的初衷。

  大二学生预热招聘会:只为提前“做功课”

  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二逄同学一早来到了招聘会现场。虽然还没到求职季,但对两年以后也将进入职场的她来说,尽早了解就业形势也极为关键。

  两年前,逄同学怀揣对文创产业的热爱,选择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是个将文化和管理相结合的专业,但初初说来,很多人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很茫然”逄同学告诉记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融合了文化、艺术、管理、经济、政策法规等不同方面,是个典型多学科的有机综合。是培养在演艺、出版、传媒、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就业领域非常广。因为涉猎面较多,所以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并不是想象中狭窄和空虚,毕业后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行业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实际工作等。”小逄很看好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来到招聘会现场她也坦言能为今后的找工作以前暖场,也看看能不能找到心仪的单位提前做做功课。

  招聘会上的新兴岗

  边旅游边运动边赚钱、动动手指月薪过万?

  “边旅游边运动边赚钱”,一家公司的广告语引来不少学生朋友的侧目。该体育公司俱乐部经理张扬介绍,现在不少企业都会组织员工外出联谊或运动,自己企业就负责业务对接。据悉,此次他们招聘5名营销专员和5名运动助理,工作内容听上去就很美:工作人员负责联系场地、现场运动示范等。就是边旅游边运动边赚钱。

  “我们要找会发微信的,干得好月薪过万不是问题。”某传媒公司夏经理开玩笑地对记者说。怎样成为合格的微信团队成员?“文案要符合产品特点,短小精悍,最重要措辞要‘潮’,要吸引人。”夏经理说,微信目前已成为新的重要发布渠道,这个岗位就需要“潮人潮语”,“干得好的话,月薪过万。”

  专家:小微企业潜力大 学生切勿盲从大企业

  “就整个文创市场而言,小微企业占多数。”文化部-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郭新茹告诉记者,国家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企业注册门槛低,加上互联网时代鼓励小微企业创业,文化创意产业中小微企业日渐增多。“现在江苏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南京也有不少文创企业,今天来招聘的文创企业就有100多家。”

  “相较于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小微企业在竞争中优势和劣势共存。”郭新茹分析,小微企业优势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机制更加灵活、成长快;劣势则是在企业最初发展时期,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也缺乏资金支持、融资困难。另外,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低也会造成小微文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新换代加快。对于小微企业在发展中所可能遇到的瓶颈,郭新茹表示,政府也采取了相关政策扶持小微文创创意企业发展。例如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政府成立了‘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从政策上对文创产业进行扶持,在企业、高校、学生之间实现有效对接,缓解人才短缺等难题。

  面对一些知名企业招聘展位前“门庭若市”,而一些小企业则是“门可罗雀”的现状,郭新茹也提醒道:“小微企业虽然平台低一点,但其成长性强,发展空间也非常不错,切勿一味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