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整治背街后巷30条 已完工三条主体完工六条

05.05.2016  17:01

  主体已经竣工的进彩巷

  中国江苏网5月5日讯 昨天,淮海晚报记者从市整治办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完工三条背街后巷整治,六条背街后巷主体完工,四条背街后巷正在动工,其余背街后巷也将于近日动工。背街后巷整治是我市今年的民生实事之一,据了解,我市今年共将整治背街后巷30条,总计7185米。整治的内容包括维修破损道路和路沿、疏通更换下水管道、对街巷内标识标牌进行统一规范、安装路灯等,将背街后巷打造成一条整洁卫生、秩序良好、特色鲜明的文明街巷。昨日,记者走访了清浦区东菜市巷、进彩巷和清河区革命小区。

  现场》》》

  ◎铺好的水泥路方便了市民

  清浦区东菜市巷位于东大街南侧,小巷两边是老旧房屋,昨天上午,记者现场看到,小巷的路面已经铺平。清浦区整治办负责人朱寿怀告诉记者:“东菜市巷的主体已经完工,整治长度为200米,铺设了水泥地面,更换了窨井盖,整修了下水道。”下一步,将对巷内的墙面进行粉刷找平,在墙上贴上宣传语,更换雨搭,设置路灯、花池,将各家门牌号进行统一。在此居住了50余年的市民张毅说:“以前这里是土路,路面坑洼,雨天容易积水,出行很不方便。现在铺设了水泥路面,重新修了下水管道,路面不再积水也更平整了,真是方便了我们这些居民。

  在东菜市巷附近,是同样主体已竣工的进彩巷,当天上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在水泥路面上,记者看到,小巷市民夏颖正用清水泼洒自家附近的路面,朱寿怀称,这样做是对水泥路面进行养护。“我们施工方会对刚浇筑好的水泥路面进行养护,也会建议市民这样做。因为路面是新浇筑的水泥,太阳暴晒后,最上面的一层水泥干得比下面的快,就容易龟裂,浇上水后,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市民对雨天积水反映强烈

  清河区革命小区4区五排也是今年整治的背街后巷之一,该街道长120米,目前已经动工。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街道内路面坑洼不平,下水井处的石头也已经开裂。居民反映严重的问题,还是雨天路面积水严重。71岁的韩女士表示,自己的院内“逢雨必涝”,“我怀疑是街面上的下水井被压坏了,只要一下雨,我家院子里面就有积水,尽管院子里也有下水道,连接的是街面的下水井,因为街面的下水井不流通,所以院内的水也流不出去。遇到夏天下大雨,连屋子里面都会积水。

  记者注意到,该小区为老小区,很多人家都是院落式房屋,院内除主房外,两侧还有小平房,院子的高度低于街面,如果排水不畅,很容易造成院内积水。对此,清河区整治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将会疏通下水管道。“背街后巷整治主要就是对路面和下水管道进行维修、疏通,整治后,将不会出现排水不畅的问题,水泥路面也将更平整。

  数据》》》

  ◎预计11月底前全部竣工

  据了解,市整治办今年牵头30条背街后巷的整治,整治的总长度共计7185米。其中,清河区10条,共计1549米;清浦区5条,共计1040米;淮阴区10条,共计3440米;淮安区5条,共计1156米。

  据市整治办的负责人李清介绍,目前,我市已完工三条背街后巷,六条背街后巷主体完工、四条背街后巷正在动工,其余背街后巷也将于近日动工,预计11月底前全部竣工。其中,三条已完工的背街后巷为淮安区区委南侧巷、淮安区文昌街、淮安区胯下东街,六条主体完工的背街后巷为清河区富强张玉平门前巷、清河区富强侯国志巷、清河区富强浴室东巷、清河区富强子豪浴室巷、清浦区东菜市巷、清浦区进彩巷,正在动工的背街后巷为清河区革命小区4区二排、三排、四排、五排。

  声音》》》

  ◎后期巷子内仍积水怎么办

  78岁的张淑兰在东菜市巷已经生活50余年了,她担心,即使巷子的路面和下水道整修一新,自家的厨房还存在下雨天积水的可能。“在我家厨房外墙一侧有一个下水道,因为地势低,多处雨水都流入此处,我担心如果这个下水道堵塞,雨水会积到墙边,顺着墙边就会流入厨房了。

  记者现场看到,张淑兰的房屋位于东菜市巷的拐角处,正室和厨房分别位于巷子的南北两侧,在北侧厨房的西侧墙边,有一个窨井,其地势明显低于巷子北侧的另一个窨井盖,而张淑兰家的厨房地势也比路面低了约2厘米,如果发生下水道阻塞,确实会有积水漫入屋的可能。对此,清浦区整治办负责人朱寿怀称,背街后巷整治结束后,我们也会进行维护,如果发现下水道阻塞,相关部门也将及时疏通。同时,在后期的查缺补漏中,将会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整改。“巷子整治完毕后,我们会查缺补漏,比如路面不平的找平,墙体漆脱落的进行重新粉刷,也会对市民意见较多的地方进行整改。

  ◎为什么这个巷子无人问津

  紧邻着清河区革命小区4区的是3区,在采访中,市民孙女士把记者拉到3区4排,她认为,这条小巷更有整改的必要。“我们这个小巷内住有三个残疾人,还有很多老人。这条小巷内没有路灯不说,坑坑洼洼的路面也给残疾人和老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不便。”孙女士还指着小巷西侧的巷道说:“只要下雨天,这里就会积水,有时候深度能达二十厘米,长度达十米,给居民和路过的行人带来了不便。

  记者现场看到,3区4排的小巷内果然没有路灯,沿街的路面也坑坑洼洼,孙女士指出的西侧巷道内还摆有石头,供雨天积水行走。在3排和5排,记者注意到,这两个小巷的路面都经过了修整。对此,清河区整治办负责人郑异之表示,3排和5排的巷子是前几年修好的,会考虑在明年整治3区4排的巷子。“我们是根据市民的反应程度对巷子进行整改,今年3区4排不在整改范围内,会在明年的整改中考虑。”郑异之还表示,为防止雨天积水,近期将联合市政公司对这里的下水管道进行疏通。

  淮海晚报记者杨春阳通讯员卢钰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