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数百年的龙江船厂遗址首次被发现

07.05.2015  10:36

专家确认是龙江船厂遗址

王世清自己的判断也指向了“龙江船厂”。通过对明嘉靖年间李昭祥撰写的《龙江船厂志》的研究,他判定,历史上龙江船厂的范围东靠绣球公园,西至郑和中路,南至新兴路,北至建宁路,该工地就在此范围内,很可能是当年龙江船厂的一个船坞。

赵志刚说,龙江船厂和很多人熟知的宝船厂是两个概念,宝船厂是永乐三年设立、专门制造郑和宝船的船厂。随着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停止,宝船厂也渐渐被废弃。而龙江船厂则是南京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造船种类最全、技术最先进的造船基地,一直用到明代灭亡。

赵志刚指出,龙江船厂是官办船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在南京创建的“都船厂”,早在宋元时期,南京河西地区就已是重要的造船和水师基地。明代的龙江船厂由提举司管理,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单位”。

赵志刚说,龙江船厂的工匠有400余户,在编人员有两千多人,主要生产长度50米以内的中小规模船只,多用于内河航运,或者用于江防,应对倭寇。史料记载,龙江船厂所造的船,多为400料以下的黄船、战船等5种类型。

现在学术界已经很明确,龙江船厂和宝船厂并非同一个厂,两者夹秦淮河相望,但彼此间还是有交集。赵志刚说,郑和下西洋期间,龙江船厂就为郑和船队打造过1500料、2000料、八橹等海船,与宝船厂建造的大型宝船一起,并肩驶向遥远的西洋。而此次发现的那些大型舵杆、铁锚,很可能当年就是为郑和船队船只打造的。

考古队已进场“抢救发掘

王世清说,龙江船厂是明朝建立最早、规模巨大、分工细密、造船技术精湛的官办造船大厂,遗憾的是,龙江船厂的遗址从来没有发现过,因此,这座船厂一直维持着“有志无址”的尴尬局面。

大半年来,下关长江国际航运中心工地到底出了多少文物,由于四处流散,已无法统计。王世清说,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南京市博物馆对宝船厂遗址中六作塘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珍贵文物1000余件,但那次考古发现的文物数量未必比这个工地出得多。

举个例子来说,1957年,在宝船厂的六作塘中,曾出土过一根长11.03米的舵杆,现藏于北京国家博物馆。而此次下关长江国际航运中心工地上发现的十几米长的舵杆,据王世清所知,就有多根。

我建议文物部门尽快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确定龙江船厂遗址范围,如有必要,这一带应该宣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了解到,南京出台过相关规定,施工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项目,开工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文物部门报备。只有在前期的勘探、发掘等考古程序结束之后,才能开工建设。据悉,南京市文物部门在该工地基坑施工前夕,并没有能够进场考古勘探。

昨天,南京市文物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文物部门是最近才听说该工地上发现了大量古代造船文物的,可确认为龙江船厂遗址。几天前,考古队已经进场勘探,希望能有所收获。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相关新闻: 南京明代龙江船厂遗址或露真容 曾造郑和下西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