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杨乐在宁痛批数学竞赛已入“邪路”

14.03.2015  11:12

龙虎网讯 学数学到底有没有用?昨天,中国著名数学家杨乐来到南师大附中,用通俗的语言畅谈对数学的理解。杨乐认为,最近几十年高新技术的发展证明,科技进步对数学的依赖在加强,数学对很多社会发展领域的渗透也更深入。想成为理工科高端人才,必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科技越发展,越离不开数学

杨乐所指的“学数学”,并不是从事数学领域的专业研究。他说,专门献身于数学的人所占的比例很小,也没有必要那么多人都去研究数学,但数学基础、数学思维对很多领域都很必须。他一口气报了一串:经济、金融、管理、物流、计算机、物理、化学、地学、工程、大气、海洋、环境……各个领域科技最近几十年的发展,都与数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是因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和空间关系的,可以是向量、矩阵、函数……数学工具的运用面非常广泛,未来还会更加广泛。

关系国计民生,不是可有可无

与国计民生关系最密切的,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都需要数学。杨乐举了个例子,在商业和国防领域,通讯中都会使用到密码,密码之争实际上也是数学的较量,一方面要想方设法破译别人的密码,另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密码,不能让其他人、尤其是对方破译。在纯数学领域,数论的研究,就跟密码、信息安全有重大关系。

大国国防竞争,科学家都在研究防弹道导弹系统,导弹的高空拦截需要精确的计算,还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这些都要靠数学!

计算机再厉害,也不能替代数学

有人说,现在计算机那么发达,几乎能替代数学了。杨乐说,不了解数学的人才会这么想。计算机只能进行数值的计算,为了应用计算机,首先要把具体问题建立成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与客观事实之间,还会存在误差,怎样控制误差,让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要靠学数学的人来调整。计算机与数学相结合,才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大科学家都有很好的数学基础

想成为大科学家,都必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杨乐介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无论物理、化学、生物、地科、工程专业,他们在上中学、大学时都曾对数学非常热爱,很多人曾决定以后要将数学作为未来研究方向。他曾和一位地学部的著名院士聊天,这位院士感慨,自己之所以能有比别人更加突出的成绩,是因为深入研究过一些数学问题。那些问题,即使在数学专业的本科生看来,都属于“选修”内容,他却作为个人爱好,很认真的一一研究过,后来才发现那些思维方法有多么大的益处!

学数学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调查数据显示:就业面一般,工作对口度高,起薪高,毕业五年后收入高。在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中,数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接近83%,在92个专业类别中排名第63位,看起来就业率不高。

但薪资水平还不错。平均起薪3789元,92个专业类别中排名第15位,超过了83%的专业;五年后平均收入6233元,超过了84%的专业。

1、当教师。可以到小学,中学或大学当教师,在师范类中,数学专业是比较容易就业的专业,许多学校招数学教师人数比较多。全国37个大中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分析表明,数学教师十分抢手。

2、当IT职员。毕业生进入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三维动画制作等职业,具备先天的优势。在改进一个软件的速度、效率,需要新的思想和方法方面,数学高手创新能力比一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要强。在一项针对IT行业230名成功人士的抽样调查表明,其中200名属于以数学专业或其相关专业为依托实现职业再选择的人。

3、金融行业。在华尔街,许多金领都是数学专业出身的,比如金融数学家,他们运用数学思想来解决金融问题。代表性的职业有“保险精算师”,目前在国外的平均年薪达10万美元,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元以上。 4、做企业管理。虽然是数学专业毕业,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可以进入到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但工作要求比较高,竞争比较激烈。 5、商业高手。“途牛网”总裁于敦德是东南大学数学系2003届毕业生,他25岁创办途牛网,2011年30岁时公司年销售额达12亿元。

奥赛教练收入是数学家的50倍

数学很管用,也很有趣,却有很多中小学生被迫学数学,学得很痛苦。即便是获得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学生,很多人在得奖之后,也并没有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杨乐说:“国内的数学竞赛已走上了‘邪路’!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高中生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绩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在杨乐看来这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用我们学生的奥数成绩跟人家比,是不公平的”,杨乐说,人家是有兴趣的学生才来参加竞赛,而我们是从小就训练解题技巧,相当大部分的奥数解题技巧对未来科研都没有多少作用。在中科院数科院,就有一位研究员,连续两届拿过数学奥赛的国际金牌,可他在研究上一直没有建树,现在只能勉强留在岗位上,杨乐一直希望他能换个工作,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国家教育部一直在弱化奥数,许多数学家也在呼吁,奥数还是那么红火呢?“这是因为奥数培训是一个高盈利的产业!”他说,有人做过测算,以最低收费标准来计算,假设培训一个学生一个月收200元,单北京学生奥数的培训费就超过20亿!

当科学工作者待遇还很低的时候,搞奥数培训的人却挣了大钱。上世纪90年代,著名数学家王元一个月的工资是1800元左右,有人告诉他,“搞奥数培训的人收入是你的50倍!

不过杨乐也很乐观地告诉同学们,现在从事数学研究已经有比较好的条件了!从本世纪开始,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增长迅速,“同学们赶上了好时代,但科研的任务依然非常繁重!”杨乐希望高中生不要仅仅为考试而学习,要把真正学到知识放在第一位。他说:“我从初二开始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到高中毕业高考前,数学都没有复习过。如果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肯钻研,就不用为考试担心!

链接南师附中成立“国科大”班

昨天杨乐还专门与南师附中“国科大”班的学生进行了座谈。据了解,南师附中从这一届高一才开始设立“国科大”班,学生都是有志于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这个班目前有34人,成立了有1个学期多一点,是南师附中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办的。培养方式上,不仅仅局限于高考成绩,更着重对学生科学兴趣、研究习惯的培养,希望能更好地为他们进入大学从事科学研究服务。

人物介绍

杨乐,著名基础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原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李袆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