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科技馆推“长江泰州段特色鱼类资源”科普专栏

17.04.2015  17:55

   长江泰州段有20多种特色鱼类 其中有些品种估计你很少见过

  中国江苏网4月17日讯 (记者 卢佳乐 通讯员 仇济群) 由泰州科技馆推出的“长江泰州段特色鱼类资源”科普专栏近日亮相中国数字科技馆平台,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泰州水域有20多种特色鱼类,除了平常会“”到市民餐桌上的几种,还有很多是大家平时很少见到的珍稀品种,这些鱼叫什么?长啥样?今天跟随本报记者一睹为快吧。

   鱼中美女——胭脂鱼

  胭脂鱼通体红色,很是惊艳,不亏有这么个美丽的名字,估计在水族当中,也算是个“美女鱼”吧。

  胭脂鱼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红鱼等,生长于中国长江水系。这种鱼体形奇特、色彩鲜明,尤其是幼鱼,体形更显别致。因为其游动文静,所以被人们荣称为“一帆风顺”。在东南亚,胭脂鱼还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呢。

  在不同生长阶段,胭脂鱼的体形变化较大。仔鱼期,当体长1.6-2.2厘米时,特别细长,体长为体高的4.7倍;在幼鱼期,体高增大,体长12-28厘米时,体长为体高的2.5倍;成鱼期体长为58.4-98.0厘米时,体长约为体高的3.4倍,此时期体高增长反而减慢。

  有意思的是,胭脂鱼的体色也随着身体大小而变化。仔鱼阶段呈深褐色,体侧各有3条黑色横条纹,背鳍、臀鳍上叶灰白色,下叶下缘灰黑色。成熟个体体侧为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

  胭脂鱼的背鳍很长,尤其幼鱼的背鳍前端更是十分高大,仿佛把整个躯体都拉伸成了山峰形。也正是这个背鳍让它们得到了“一帆风顺”的名字,听着看着都挺吉利。胭脂鱼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在长江上、中、下游皆有,但以上游数量为多。

   鱼类猛将——铜鱼

  看这名字,大家应该就能想象它的样子了,没错,它有着铜色的外表。

  铜鱼俗称尖头、麻花鱼、铜钱扣、竹鱼等等。体细长,前端圆棒状,后端稍侧扁。锥形的小鱼头,配上小细眼,一般头长为口宽的7-9倍。铜鱼的特点是,下咽齿末端稍呈钩状,有一对须,体呈黄铜色,各鳍浅黄色。

  铜鱼栖息于江河流水环境的下层,习惯于集群游弋,通常一个群体由几十到几百个体组成。冬季会到深水河槽或深潭的岩石间隙越冬。性成熟年龄为2-3龄,生殖期为4-6月,多在水流湍急的江段繁殖,受精卵随江水漂流发育。铜鱼的摄食强度很大,肠管常充满食物。其食物组成主要是淡水壳菜、蚬、螺蛳及软体动物等,其次是高等植物碎片和某些硅藻,属于杂食性鱼类。值得注意的是,铜鱼苗和幼鱼会吞食其他鱼的鱼苗,所以它是家鱼苗的敌害之一。

  铜鱼肉质细嫩,富含脂肪,肥美。蛋白质含量高,是广受人们喜爱的上等鱼。

   知名春菜——河川沙塘鳢

  论颜值,说实话,沙塘鳢的外貌可能吸引不了多少人,长得有点儿“任性”。

  沙塘鳢又称四不像、肉趴锥、呆鱼、癞蛤蟆鱼、土布鱼等等。体形粗壮,头大而阔,稍扁平,腹部浑圆,后部侧扁。它有一张大嘴,斜裂达眼中心的下方。上下颌具细齿,眼小,突出。背鳍有两个,各自分离,胸鳍大,呈圆形。这种鱼通体黑褐色,带有黄色光彩,腹部淡黄,体侧有不规则的大块黑色斑纹,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

  “我很丑可是我很有营养”,应该是它最想说的话。肉多,少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介绍,河川沙塘鳢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8.39克、脂肪0.98克、钙0.42克,不只如此,还含有磷、铁、维生素等。有滋补、益筋骨和肠胃、治痔疮等功效。它还与螺肉、河虾、竹笋、春韭共称为“江南五大春菜名鲜”。

   水族萌宠——棒花鱼

  棒花鱼,长相有几分可爱,一双小眼却很亮。俗称爬虎鱼、猪头鱼、老头鱼等,外形特点是,鱼鼻孔前方下陷,唇厚,上唇的褶皱不明显。棒花鱼体长,稍侧扁,头较短,吻短,前端圆钝。眼小,眼间宽平。头背部稍黑,体侧有不明显的纵纹,其上有9-11个黑点斑块,背部也具8-11个黑色斑块。背鳍和尾鳍具有由黑色小点组成的斑纹,尽显其“”的特点。

  棒花鱼一般生活在静水或流水的底层,主食无脊椎动物。每年4至5月繁殖,在沙底掘坑为巢,在产卵的时候,雄鱼有筑巢和护巢的习性。棒花鱼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如果不忍吃它,棒花鱼也具有观赏价值,可以用做观赏鱼。

   泰州水域其他珍稀鱼

  刀鱼、斑鳜、餐条、鳡鱼、鲥鱼、中华鳑鲏、翘嘴红鲌、黄颡鱼、河豚、麦穗鱼、乌鳢、赤眼鳟、松江鲈鱼、鳗鲡、河鲶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