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报道如何做到“三贴近”

03.03.2015  13:5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规律对媒体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突破点。教育新闻专业性较强,如何做到“三贴近”,以拉近报道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距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在贴近中引导教育热点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期望,近年来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考、高考、教育收费、教育培训、大学生就业、择校……这些都是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热点。针对这些热点做好舆论引导,是教育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针对教育热点的舆论引导才能取得更好的实效。

      幼儿园入园难,是多年来困扰着宁波教育系统的一大难题,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上幼儿园为什么这么难?究竟难在哪里?有没有解决的可能?《宁波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实地采访后,《宁波日报》连续刊发了一组关注学前教育的系列报道,《宝宝入园难成不少家长心头之痛——上个幼儿园,比进大学还难》《入园难,究竟难在哪里?》……这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高度关注,对于家长理性“择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也对主管部门改进工作发挥了舆论推动作用。

      在贴近中化解教育难点

      教育报道要做好“三贴近”,不但要引导教育热点,还要巧妙地帮助化解教育难点。

      择校热,一直被视为教育界一道难以破解的难题。自浙江省实施“零择校”以来,宁波的家长们转而通过购房实现择校。一时,一些优质小学尤其是一些高起点的新学校成了家长们的首选。海曙外国语学校就是这么一所新热点学校。由于所对应的地段生源“井喷”,海曙外国语学校已无法吸纳这么多的地段生源,先是小班化被突破成了大班化,再是即便大班化规模也难以满足周边孩子的入学需求。一边,买了周边房子却无法入学的家长们吵闹不休;另一边,冲着海曙外国语学校购房的家长仍然源源不断。针对这一情况,宁波各家媒体及时介入。以《宁波日报》为例,先是刊发了《生源猛增让热门招架不住》,向读者及时传递了海曙外国语学校“一表生”爆棚,地段服务生超出学校招生计划数的信息;随后,《宁波日报》再次刊发《海曙外国语学校“一表生”爆满 每班54人引热议》,报道了海曙外国语学校因地段生过多,不得不按入住小区截止时间来重新划定地段生;时隔不久,《宁波日报》又一次刊发《宁波一表生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海外未来三年生源爆满》……一篇篇报道促使家长们开始理性地调整自己的购房计划,部分家长开始主动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生源调配。海曙区教育局事后感谢媒体说,在这一问题上,媒体的报道起到了很好的疏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成功减压。

      在贴近中做好受众服务

      受众是新闻传播直接作用的对象,新闻的有效传播是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前提的。这是新闻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刊播的新闻不符合受众的需要,受众不愿读、不爱听或不喜欢看,新闻报道的导向功能和经济效益都将无从谈起。

      立足受众需求,做好受众服务。这是地方媒体教育报道坚持“三贴近”的重要环节。高考一直备受全社会的关注,任何一项高考改革都牵动着万千个家庭。2014年9月19日,作为全国高考改革试点之一的浙江省,终于公布了高考改革试点方案。9月20日,《宁波日报》专门腾挪出一个版面对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进行了详尽的全方位报道,《不分文理,除语数其他科目可考两次——浙江省新高考方案昨出台》《新高考带来六大变化》《聚焦新高考试点方案十二问》《新高考,学生需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解答了广大读者心中的疑惑。在全方位报道改革试点方案的基础上,《宁波日报》又专门策划推出一组应对新高考系列报道,记者走访了大量学校,采访了老师、校长、学生,相继推出《新高考,学校面临四大挑战》《职业生涯规划——学生面临的最大一道坎》……读者纷纷打来电话,给予好评。一位高中校长说,这组报道之所以吸引读者,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贴近了宁波实际和宁波读者的特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