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教授承接国家项目“抢救”民国文献

07.03.2016  16:17

  由于人们“贵古贱今”的心理,对民国文献的保存不够重视,不少品种已成孤本。今天(3月5日),记者获悉,南京师范大学承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抢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且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承接的该项目全称为“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当天举行的项目阶段成果发布暨研讨会上,首席专家曹辛华教授介绍,上世纪末出现的世纪学术回眸,有不少回眸学术史论著出现,但不少论著中,民国部分要么缺失、要么简略。

  “一方面,不少民国诗词学文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重刊,研究者不易全面获得,不利于民国诗词学术史研究的全面展开。另一方面,民国图书由于出版印刷方面的问题,或易损或已损,由于人们‘贵古贱今’的心理,不少品种已成孤本,诗词学图书亦然。还有不少民国时期的诗词学文献,尚处于稿本、抄本、油印本状态,或以连载形式湮没在各种报刊杂志中。” 曹辛华说,民国时期的许多诗词名家,同时也是当时的思想家或著名学者,他们的诗词作品包涵着非常丰富的社会进步思想和革命求索内容。对该时期的各种诗词学文献进行必要的整理、研究,对进一步梳理和研究辛亥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可提供更多文学的、文化的珍贵而可靠的历史依据。

  据悉,曹辛华从2013年11月启动“抢救”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工作。目前,他和导师钟振振教授已共同主编完成 《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丛书、《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续编》,填补了民国学术史特别是民国诗词学史的研究空白。接下来,他们还将研究民国旧体文学,并建立“民国旧体文学与文化”的数据库。

编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