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救护车遭遇“压床”尴尬 相距数百米40分钟才到

10.12.2016  10:40
南京救护车遭遇“压床”尴尬 相距数百米40分钟才到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南京救护车遭遇“压床”尴尬 相距数百米40分钟才到

  12月8日晚上,南京广州路一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位伤者中一人倒地无法动弹,急需救护车送医。事发地距离医院仅二三百米距离,救护车却40分钟才到。对此,南京市120急救中心称,不少救护车积压在大医院中,病人下不了救护车床,出现“压床”尴尬。

  “压床”现象从何而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病人问诊多直奔大医院,而大医院急诊已趋饱和,院前急救夹在中间,犹如肠梗阻,“压床”自然难免。急救中心建议:市民不妨分轻重缓急错峰求医。

   事发

   伤者距医院数百米一时叫不来救护车

  12月8日晚上9点20分,南京广州路与虎踞关路的丁字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中,骑行电动车的陈先生载了一位乘客经虎踞关路左拐进入广州路,而驾驶汽车的朱先生则由广州路右拐驶向虎踞关路。据朱先生介绍,他当时的车速在40码左右,在市区内算较快的速度了,因天色较晚没有注意到反道行驶的电动车,来不及避让这才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骑行电动车的陈先生与汽车发生碰撞后,脸磕在了汽车上,左脚脚踝失血较多,同时据陈先生自己介绍说,自己牙齿也掉了几颗,而陈先生所载的乘客则是腰部受伤,无法动弹。具体的事故原因南京交警五大队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事故发生的广州路与虎踞关路的丁字路口,距离江苏省人民医院仅二三百米距离,在案发四十分钟后,晚上十点零五分,救护车才抵达了案发现场。据前来的救护人员介绍,因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医院床位已满,大量救护车“压床”在医院中无法出勤,他们是从龙蟠路上一家医院赶赴过来的,所以耗时较长。

  在等待救护车时,一位路人市民发出疑问,如果这两位伤者受的伤势危及生命,那么,他们真的能等到救护车的到来吗?

   纠结

   救护车“压床”院前急救常遇尴尬

  据了解,按照院前急救的需要,每4万人应配备一辆救护车,如南京有七八百万人口,救护车需配备200辆左右。可在南京,白天有40辆救护车,晚上只有20辆救护车可调度,救护车资源明显紧张。尽管南京这几年在努力解决救护车缺少的情况,但由于不少救护车积压在大医院中,病人下不了救护车床,救护车的周转速度仍然比较慢。在医疗急救行业,把这一现象叫做“压床”。救护车将病人送到医院,由于床位紧张,无法及时交接,救护车只能把担架床“”给医院,病人在担架床医治而下不了床,少则十多分钟,多则几个小时,甚至一夜。

  南京市120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交汇点记者,出现“压床”尴尬是常有的事。12月8日晚的交通事故后,一时叫不来救护车,确实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多辆救护车“压床”的尴尬。据他们调查,当晚上8:50分,一名病儿需要救护车转院到一家大医院,一直到晚上10点多救护车仍被“”在该医院。还有当晚9点左右,救护车送一名醉酒市民到鼓楼一家大医院,“压床”在该医院到10点11分才脱身。同样,南湖路上120急救分站,一救护车送病人到一家大医院,从晚上8点多一直“压床”在该医院快到晚上11点。更夸张的是,建康路上120急救分站,一救护车送病人到某大医院,从晚上8:56分一直“压床”在该医院到第二天凌晨零点16分。

  “压床”直接影响了救护车的周转效率,尤其是一些三级医院,目前冬季心脑血管病急救高峰期,“压床”现象成为了一个突出的制约瓶颈。据交汇点记者了解,“压床”现象比较严重的就是南京几家三级综合性大医院等等。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