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救急难”试点取得实效 “急救式”救助覆盖低保之外人群

20.10.2015  11:58

      一个孩子得了“S型脊椎弯曲病”,整个家庭陷入极度恐慌之中。为解决高额而难以支付的医药费,淮安以“救急难”的方式,从医保基金中借了15万元,先给孩子看病。清河区淮海街道一位病患少年从正在试点的“救急难”中获得救助。据介绍,淮安开展的“救急难”试点,今年起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意味着,所有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困境的居民都可通过“急救式”方式获得救助。

      救助对象:突发原因陷入困境人群

      “S型脊椎弯曲病”,听上去就让人感觉是一种比较重的疾病,按照先交费、后报销的现行看病模式,淮海街道的这户家庭面对高额医药费曾一度陷入绝望。街道、社区得知后,当即与清河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最后形成由分管副区长出面召集,召开了由民政、财政、人社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专门会办该少年的看病费用难题。金湖县以被列入省级、国家级“救急难”试点县为契机,专门出台文件,对医疗救助对象中的白血病患者骨髓配型成功,实施骨髓移植手术的,调查核实后,一次性给予15万元救助。此举,在全省尚属首家,为金湖县白血病患者家庭带来了福音!

      救助申报:到所在地街道窗口申报

      去年,淮安在全市149个乡镇、街道统一挂牌“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即所有救助包括医疗、教育、住房等在内的八大类救助,都通过居民所在地乡镇、街道社会救助窗口申请办理。对于因“急难”需要救助的困难人群,也是通过此窗口受理。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的,开通“救急难”绿色通道,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先行救助。为防止部分居民不熟悉救助政策和办理程序,淮安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急救难”主动发现机制和困难家庭备案制度。在全市村、社区建立信息员队伍,形成动态和最“接地气”的监测、发现网络,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那些急需得到救助的困难家庭。

      救助标准:因情况实施有效救助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工作人员介绍,从现实看,“救急难”中常见的是医疗救助需求,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病情,所需费用不同,因此,救助标准很难统一,但这并不是说无标准,所有“急救难”在通过绿色通道解决问题后,将与正常的社会救助对接,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标准执行。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