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多 作用大 效果好--徐州市总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26.10.2016  15:33

      本网讯  每年培训职工20万人次, 38万职工参加91项市级和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全市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167个,创新成果11200多项,累计经济效益2.2亿元,全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达17425家,覆盖职工104万人(含农民工),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97%以上……这是近年来徐州市总工会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一组数字,全市工会服务与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办法多、作用大、效果好。

推动双培训,打造新平台 。采取“工会+”模式,依托高校、企业等设立40个职工教育培训实训基地,每年培训职工20万人次。依托工会干校成立徐州工会学院,组建徐州工会培训大联盟,吸纳社会100多家培训机构参加,形成了以品牌培训机构为引领、专业培训机构为基础,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的网络培训新模式,2000余名工会干部接受线上线下培训;开展公益巡讲44场,培训2万余名职工和1100多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突破自我循环,打造技能竞赛新平台。围绕全市重点工程深化劳动竞赛,举办技术培训班 534期,培训职工3.9万人次;举办91项市级和行业职业技能竞赛,38万职工参加竞赛,5人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工种第一名,3个参赛单位获省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1名选手获省技能状元,15名个人获省工种竞赛第一名。今年将工会劳动竞赛纳入全市创业创新大赛,开展的重点工程、科学技术、练兵比武、劳模创新工作室“四大职工创新竞赛”列入“赢在徐州-中国徐州创新创业大赛”重点赛事,融入市创新平台,并争取到市政府55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探索了工会工作提档升级新路子。

探索素质提升激励机制。一是物质激励。实施职工学历教育提升补贴计划,对劳模及一线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定额补助,目前报名参加学历教育的各级劳模、一线职工、农民工等在校生700余人。二是荣誉激励。授予重点工程创新竞赛功臣集体和功臣个人“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等。三是榜样激励。加大劳模选树宣传,在电台、电视台推出《致敬,徐州第一代》、《奏响劳动创造时代最强音》等特别节目;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建成工运史馆劳模博物馆;开展培养选树“徐州工匠”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打造“徐州工匠”品牌。

建设维护权益机制与平台。一是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目前,全市到期续签和新增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含区域、行业)达17425家,覆盖职工104万人(含农民工);全市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97%以上。工资集体协商被纳入全市党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的做法,得到中央、全总和省市领导的重要批示肯定。二是幸福企业创建。2012年在全国创新开展幸福企业创建活动,制定下发9项52条幸福企业评价标准。截至去年,全市4000余家规模企业参与创建,今年又制定并实施第二个创建三年规划,推动创建活动向中小企业延伸。三是环卫职工爱心驿站建设。几年来,先后投资100多万元,采取新建、改建、扩建、合建等多种方式推进,建成了300个“安康驿站”,受益环卫职工已达9000余人。

推动依法维权方式手段升级。提升扩展“三庭合一争议调处机制”效能,“三庭合一”职工法庭每月开庭,被徐州市评为“法治为民办实事”优秀项目。2015年,全市工会共化解劳动矛盾隐患5086起,调处职工诉求3062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731案次,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542万元。针对农民工维权渠道单一难题,在“安康驿站”和重点工程工地设立“工会阳光法律援助爱心岗”,为每个爱心岗设2名工会法律志愿者,并建立联系卡和热线牌,今年已在市辖区增设了30个爱心岗。

探索企业行业工会组建新路子。重点选择餐饮、快递、环卫等农民工集中、具备条件的22家协会、商会(共有职工75.4万人),依托行业协会、商会推动社团组织、行业建会。目前,全市开发园区、工业集中区“两新组织”已建工会1210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选聘171名优秀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工会社会化工作者, 158个乡镇(街道)和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会全覆盖,给予每人每月600元补贴。 (胥明虎  于菁)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