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导 工业节能成清洁生产重要“抓手”

09.12.2014  11:24

  前段时间,“APEC蓝”成了大江南北一个时髦热词。APEC会议期间的蓝天白云的确来之不易,背后是六省市联动数千家企业和工地的停工停产。曾经离我们那么近的清洁环境,如今却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有没有更长效的办法可以让蓝天白云常在?
  近日,在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主办的“2014节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作为“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当前工业节能领域的各项政策和技术,已成为清洁生产中各方关注的焦点。
  政策密集出台成“气候
  2014年11月12日,中美双方在北京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绿色低碳转型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也是我们必须实现的任务。”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介绍,近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明显改善。新的环保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这将是我国历史上最严格的行政法规之一,对违反相应法规的责任人和责任企业的处罚将以“”为单位计算,直到责任主体完全整改合格之后相应处罚才会撤销。最高人民法院也已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违法违规企业将难逃法律的制裁。再者,国务院目前已做出决定,将之前在全国7个省市进行的碳排放交易试点扩大至全国,这将有利于促进各能源单位和个人更加注重节能减排。
  今年1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的工程目标包括,在高效锅炉、电机系统、余热余能利用、节能家电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与产品,显著提高节能装备核心元器件、生产工艺核心技术以及先进仪器仪表的国产化水平;推广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到2017年,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市场占有率由目前不足10%提高到45%左右,产值超过7500亿元,实现年节能能力1500万吨标准煤等。
  除了上述政策,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大力度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在技术节能方面,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在管理节能方面,《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正在组织实施;在清洁生产方面,工信部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在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提升方面,“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目录(第六批)和节能环保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第一批)均已公布。
  提高节能企业动力是关键
  在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看来,今年上半年,被相关部门描述为“严重”和“非常严重”的污染天数量就达到了105天。与庞大的其他工业企业数量相比,专业性的节能和环保企业在国内占比并不高。
  “在节能市场中需要活跃一大批市场主体,节能公司在利益的驱动下到处寻找节能机会,不断开拓市场,积极创新节能技术,在创造更多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全社会的节能水平。”国务院参事陈全生认为,节能公司实际上是用能企业节能业务的外包。但当前节能公司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是能源价格太低,对用能企业而言,耗能成本低,企业缺乏节能动力,因此必须提高能源资源的价格;二是信用体系的缺失,造成节能公司发展步履维艰;三是国家节能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国家将节能专项资金主要拨给大企业和用能大户。而节能公司在节能改造前需要垫付大量资金,在节能效益产生后才能逐年得到回报,如果节能公司垫付的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往往会弹尽粮绝。因此,陈全生建议,政府应该将节能专项资金更多给予节能公司,通过贷款低息或贴息降低节能承包费用,同时应创立投资基金,减免初创期节能公司的税负以有利于其发展。在他看来,节能的体制机制创新,优于节能设备的创新,政府搞好制度创新和机制设计,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秘书长余红辉认为,企业最希望有一个政策体系来推动市场的培育成熟,有些方面政策出台了很多,比重很大,但在有些环节,政策支持力度不大。他建议中介机构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比如会计、审计对节能减排的核算和计量,对环境成本的核算和计量,如果这些环节积极行动起来,清洁能源企业所提供服务的价值就能够被即时反映出来,吸引需求终端加入到清洁能源生产的行列。
  “对于电机能效提升工作来说,资金是重要保证。除了财政支持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内在积极性。”湖北华博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泽堂建议,促进节能、产业和金融“三融合”,可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变原来的两方签订合同模式为三方签订合同,明确三方的权利和责任。企业拿出一部分收益给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向银行担保,这样银行贷款相对就有了保证,较为有效地解决了资金和信用问题。
  “点面结合”促节能技术升级
  “工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污染排放大户。在用煤领域,我们重点要抓的就是工业锅炉。”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副司长杨铁生介绍,目前该司已完成工业锅炉系统节能减排行动计划,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提出了未来5-10年我国锅炉系统节能减排路线图,通过实施该计划,将促进整个锅炉行业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另外,通过调研发现,新型高效煤粉技术和产品可提高能效30%左右。他建议下一步把新型高效煤粉技术推广应用纳入我国目前制定的计划中,开展新型高效煤粉工业锅炉试点示范,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条件下,积极推广能源管理、设备租赁等新机制。同时依托机构实体,集中组织国内的科研单位、院校、企业和用户成立煤粉锅炉研究中心,解决煤粉质量课题、大型工厂的建立和安全性等课题,研究制定煤粉、储存罐、燃烧器等标准体系。此外还要加大对新型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国内工业自动化发展正处于急速上升期,受工业节能强力拉动,变频器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设备,未来的市场规模非常可观。”光宝科技工业自动化产品发展处总经理姚赐荣认为,我国变频器行业发展日渐成熟,未来的资源掠夺、市场争战将非常激烈。在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国内企业在技术上的缺失是一大弱势,实现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紧迫性也将逐渐显现出来。
  在“”上技术创新,在“”上还要合理设计。杨铁生认为,工业企业应该从设计、原料选择到生产过程,从产品的使用到产品回收利用,做到全过程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样才能让耗能指标大幅下降。
  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左右。到今年9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达到1.53吨标准煤左右,比2010年的1.92吨标准煤下降20.3%。其中,今年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6%,为2013年3月以来同比速度首次下降。
  为防止工业节能减排指标反弹,赛迪智库工业节能和环保研究所所长顾成奎建议,继续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同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兑现奖惩措施;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强化对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检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研究制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战略,明确工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重点和措施,指导全国工业系统有序推进工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