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专家建议实行采购官终身追责制

30.11.2015  09:43

   【原标题:终身追责,堵住政府采购“天价”门】  

   

   

  采购蛀虫 姚雯/漫画

  近日,广东省纪委发布了10起公共资源交易腐败典型案件,其中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原局长李健生插手单位办公用品和耗材采购、受贿364.9万元一案,备受社会关注。

  此案并非孤例。干预单位采购从中收受贿赂,是很多落马官员腐败的手法。有“津门第一虎”之称的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腐败方式之一就是通过亲属成立公司,“包办”单位采购从中谋取巨额利益。

  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1.73万亿元。如何用好这笔数目庞大的公共资产,确保政府采购廉洁高效?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强化监管责任,实行采购官终身追责制,真正堵住政府采购漏洞。

   政府采购千元U盘引关注  

  前不久,媒体曝出广州市天河区、越秀区多个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中出现“天价”现象,包括千元U盘、16万元复印机等。舆论对此反应强烈,相关负责人随后回应称,因单位财务不专业导致出现差错,一些超标项目最后也并没有获得财政部门的批复拨款。

  政府采购专家、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小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批政府采购商品是不是“天价”,要作进一步深入调查,比如U盘后面是不是有“”字。他称,广州能够做到市直部门和区属单位政府采购预算全公开,在全国来说算是很大的进步,但公开的内容应该更详细一些,以回应公众关切,方便社会监督。

  虽然广州“千元U盘”预算仍待查实,但不可否认,近年来,政府采购“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利用招投标寻租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2013年,中国社科院首次发布的《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政府采购的八成商品高于市场均价,浪费资金超三成。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社科院院长王战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领衔提交议案称政府采购价格过高,呼吁加强政府监管。他表示,原来以为只是个案,经过调查发现,政府采购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是政府采购价格普遍比市场贵很多,采购时间长,而且质量未必是最好的。

  高价采购、违规采购不仅造成财政资金浪费,背后往往还伴随着腐败。对采购问题“看得明白”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亦多次在全国人代会上呼吁,政府采购要提高透明度,厉行节约,切实遏制政府采购中的不规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