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去年8万人次看睡眠 失眠患者八成都因"放不下"

21.03.2016  19:03

  中国江苏网3月21日讯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睡眠障碍不光是老年人的专利,许多年轻人也饱受失眠的困扰。

  记者昨从扬州五台山医院了解到,一年约8万人次因睡眠障碍而前去就诊。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各类睡眠障碍者在人群中占近四成。心理科医生说,睡眠障碍的种类繁多,而失眠则是人们最常遇到的问题。

  病例

  吃万元保健品也“睡不好

  28岁的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产品推销员。最近因为领导交给他一个科研项目,让他负责,想方案。最近一个月,晚上几乎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他不愿意去医院治疗,反而在电视广告上看中一些调整睡眠的保健品,买了上万元的产品使用,结果仍然不能见效。

  因睡眠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王先生来到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心理科就诊。经过规范的治疗,他恢复了良好的睡眠质量,逐渐地告别助眠药物,提高了工作效率。

  依赖催眠药十几年导致抑郁

  李女士今年55岁,一直有失眠的毛病。“常入睡困难,睡眠浅,醒得早。”在家人的陪伴下,李女士来到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心理科住院。医生诊断,李女士患了“抑郁症”。原来,年轻时,她常因与丈夫有家庭矛盾而导致失眠,经常吃大量的催眠药才能入睡,连续服用十几年,最终形成药物依赖。

  “一旦停止服用或减少剂量,我就会失眠,并且浑身难受,手抖,心慌,出汗。”李女士痛苦不已,后来,她感觉到记忆下降、思维迟钝,并且经常头痛,不能工作,对催眠药很依赖。但单纯吃抗抑郁药物对她来说不能改善睡眠,“我还曾服催眠药要自杀。

  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李女士情绪得到很大的改善,对失眠有了新的认识,消除了许多误解。

  探因

  八成失眠与不良情绪有关

  五台山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周朝昀告诉记者,在临床上,80%的失眠都是情绪性失眠。不少人出现失眠症状,一般是工作、生活等压力大造成的焦虑、紧张过多而引起的。

  “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免疫力降低,由此会导致种种身心疾病发生,如感冒、高血压、冠心病、胃肠疾病等。如果是短期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涣散,就会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周朝昀说,长期睡眠不足危害更大,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则会出现记忆力、空间定向、言语能力等一系列脑认知功能下降,会造成社会功能和家庭功能受限。

  “其实,70%的长期失眠患者伴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周朝昀说,在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中,失眠是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失眠常常与不良情绪之间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数据

  去年有8万人因睡眠看诊

  “如今睡眠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失眠只是其中的一种。”五台山医院睡眠障碍专科门诊副主任医师肖正军告诉记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20000多名在基层医疗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而在我国,各类睡眠障碍者占人群的38%。他表示,失眠只是睡眠障碍的一种,睡眠障碍的种类繁多。睡眠障碍的症状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睡眠不足,即失眠;二是睡眠过多;三是睡眠中出现与睡眠相关的异常行为。

  肖正军表示,五台山医院有因各种睡眠问题而去就诊的患者,一年约8万人次。“我们的睡眠中心一年就有4000多患者,其中多为中老年人,以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居多。

  误区

  安眠药并非一用就上瘾

  不少人患有睡眠障碍,却不想就医,因为总觉得“安眠药不能用,一用就上瘾”。肖正军表示,这是一大误区。“不少患者过分夸大了安眠药的成瘾性,把安眠药归入‘毒品’范畴。”其实,大部分患者使用安眠药一段时间后好了,逐渐缓慢减药,是可以停用的。

  但服用安眠药一定需要遵医嘱,千万不能随意用。“我遇到有些患者自己在家闷头吃药,或者随便到药店自己挑一种吃。”肖正军说,这样的患者往往会乱用安眠药甚至滥用,长期依赖安眠药帮助睡眠,比较容易导致病情严重。 记者王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