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成就金融业辉煌巨变

22.10.2014  13:33

  在上海自贸区迎来挂牌一周年之际,金融改革创新再结硕果。

  9月18日晚,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会员首笔交易撮合竞价成功,这标志着中国黄金市场对外开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上海金”开始走向全球。实际上,这不仅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国黄金市场新的出发点,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是金融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将视线拉长,眼光放远,不难看到,这一改革创新举措,仅仅是新中国波澜壮阔的金融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是成就金融业辉煌巨变的一小步。金融改革正以强劲的动力,推动着我国经济金融迈向新的高度。

  金融业硕果累累

  走过65年奋斗岁月,特别是经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新中国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发展奇迹,经济社会取得令人瞩目的长足进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与经济发展同步,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历程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上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匹配。

  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从1979年开始,我国银行业实现了从“大一统”到多元竞争银行体系的转变,银行业金融机构种类丰富,不仅有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还有农信社等数量众多的农村金融机构,以及村镇银行等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更有目前筹备中的民营银行等。截至2013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949家,资产总额151.4万亿元,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金融机构种类日渐丰富。除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我国金融机构的多样性逐渐丰富,实力大幅增强。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15家,期货公司156家,基金管理公司89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不含客户资产)超过1.5万亿元;基金公司共管理1553只公募基金,基金总份额达3.12万亿份;保险机构达到174家,保险业总资产达到8.3万亿元。此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成长迅速,到2013年底,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突破10万亿元。

  多层次金融市场格局已经形成。随着金融业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额达到29.6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额为27.7万亿元。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股票市场成长快速,到2013年末,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2489家,总市值为23.91万亿元。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新三板市场、私募股权市场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均快速增长,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格局逐步完善。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金融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累累硕果,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幅提高,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融改革是动力之源

  金融业的辉煌巨变,正是金融改革攻坚克难的丰硕成果。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国道路的动力本源。新中国金融业脱胎换骨般的发展变化,根本动力在于改革。正如业内专家所言,我国金融业发展最大的突破在改革,最大的亮点是改革,一切成就的取得也都得益于改革。

  从20世纪80年代起,金融改革的步伐开始加快,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如何建立健全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竞争有序的现代金融体系。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人民银行从此肩负起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使命。经过30年的改革实践,我国金融业逐步建立了由人民银行负责宏观调控,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的调控和监管体系,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明显提升,监管协调机制逐渐完善。

  在改革进程中,金融机构改革,历来备受瞩目。随着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相继从人民银行分立出来,推进这些市场主体的改革发展始终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任务。特别是从2003年底开始,中国政府进行了新一轮银行业改革,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重组及后续公司治理改革被置于极其重要的核心位置。与此同时,有关方面不断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既化解了潜在风险,又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同样是金融改革的中心工作。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等,在金融改革发展中逐渐成长,基本形成了功能相互补充、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每一个市场的发展,均凝聚着改革的智慧。以股票市场为例,2005年启动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彻底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难题,股票市场功能不断健全。

  价格改革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1994年中国政府采取重大步骤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外汇体制不断完善;此后的2005年,我国再度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轰轰烈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国内企业、普通居民及国民经济的影响,意义深远。相对于其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更是关乎全局,背负着“金融稳定”的重大责任,甚至被银行业看做是一场生死之战。自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放开以来,经历了18年的渐进式改革后,当前利率管制仅剩存款利率上限一道藩篱。

  改革没有完成时。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需要加快金融改革,以更好地优化配置资源;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和到2020年“两个翻番”的目标,同样需要通过金融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掀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确定了未来金融改革“路线图”,意味着我国金融业将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