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类48项重点改革任务 第二轮综改激发南京发展新活力

14.01.2015  09:16

龙虎网讯 全面完成7大类48项重点改革任务的“施工图”,为改革落地创造先决条件;

制定出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五个文件、十张清单”,明确288项市区改革任务清单,鼓励支持区级改革先行先试;

坚持“能做的先做、重要的先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行政审批事项88项、取消109项、下放10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703项不再保留;

同时,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市级功能区体制改革、户籍制度一体化改革等加快落地,全年累计有30项成熟改革已经出台……

改革就是动力,改革带来“红利”。刚刚过去的2014年,南京市坚持统筹步调、顶层设计、问题导向,围绕理顺市场、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凝心聚力、全面深入推进第二阶段综合改革,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开创了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行政审批权精简下放,“市属区管”体制改革,释放基层发展活力

以前,我们办理一个审批事项,需要跑发改委、投促委、经信委、工商局等好几个部门,花十天半个月是很正常的。现在,在开发区的政务中心一站式办完,一上午就能搞定,即使有材料不全的,当天回公司补办都来得及。”博世汽车政府事务部门经理杜先生向记者说。

市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也是深化全市综合改革的“当头炮”。在第二阶段综合改革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碰到的都是硬骨头,触及的都是切身利益。我市紧紧抓住清理、精简、下放、规范、严控、监管等六个关键环节,比如,“清理”环节中,把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底数摸清核实,建立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向社会公开。清理目录之外的审批事项,该取消的一律取消,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

截至去年底,我市共取消109项行政审批,下放104项审批事项。70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成为继天津之后全国第二个没有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城市。南京的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办事效率随之大大提升,平均办结时限由8.65天下降到4.1天。

市级功能区改革也是激发基层活力的重要一招。河西新城、浦口新城、南部新城、麒麟科技园等城市功能开发板块,多年来支撑了城市相关区域的飞速发展,但同时功能区与行政区“两张皮”、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营相脱节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去年3月7日,上述四大功能区管理体制从“市属市管”向“市属区管”转变——改革后,市级层面负责功能区建设的规划定位、牵头抓总和统筹推进,同时下放权限、下移重心、下沉资源,实行属地“区管”,真正让行政区和功能区管理融合、权责融合、资源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基层区和园区的发展活力。

工商登记“零门槛”,“并联审批、多证联办”,激发市民创业热情

去年1月,从南艺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刁家昊,在原秦淮工商分局注册了“南京花非木服饰有限公司”。 在填写注册资本时,他特意问了一句:“是不是想填多少就填多少?”得到工作人员肯定的答复后,刁家昊在上面填了2万元。而按照以前的规定,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

去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被列入我市第二阶段综合改革的一个重点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制度、“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等,同时在企业注册登记时实行“并联审批、多证联办”,大幅提升工商登记效率。

去年3月1日新修订的《公司法》施行后,我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深入推进,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市民创业热情被大大激发。”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3月至10月,全市新设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了45%。

国资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政府重大项目向民资敞开大门

继首轮综改中推进国资退出一般商品房开发领域后,去年,南京加快推进了国资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步伐。去年下半年,国资开始有序退出传统工商业领域和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环卫、园林、审图、咨询等8个一般竞争性领域。

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兴业贸易公司、华宏家纺公司、江苏恒生工贸实业有限公司等24家国资企业从传统工商业领域退出;南京火柴厂、南京海陌贸易有限公司等156家国资企业完成关闭清算和双集中管理;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南京中北等14家国资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新组建了扬子集团和东南集团。

同时,去年10月底,市政府推出总投资近1900亿元的77个重大项目,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过去挡在民资面前的一道道“玻璃门”、“弹簧门”,通过国资改革的深化,正在逐步打破。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运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速

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资源交易在南京正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去年,南京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整合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土地招拍挂等7类交易活动。2015年元旦节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厅已经向社会正式开放。中心对外发布了《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涵盖各类交易的类别、项目等内容,其中包括《南京市2015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南京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今后凡涉及目录内的所有项目均应统一进场交易,接受行政监管部门全程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市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电子化平台也正在建设完善中,今后,在平台上将可以实现统一项目受理、统一发布信息、统一场所管理、统一费用管理等,同时与各类专业交易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共用。

去年南京还大力实施了地铁线网票价、公交换乘优惠、出租车运价结构、停车收费、扬尘排污收费、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扩围等一系列价格改革,涉及交通、环保、医药等多个领域。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措施可概括为“减、建、保”:“”就是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凡是能够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都要由市场来决定;“”就是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政府定价规则和政府定价机制;“”就是按照“底线”思维的原则,保民生促公平。

主城街道取消经济指标考核,市域实现户籍通迁,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街道“去行政化”,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职能回归本位。去年10月,我市出台规定,取消对玄武、秦淮、建邺、鼓楼4城区各街道和其他区建成区所在街道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税等经济指标的考核,让街道能够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之中。以后,街道将更多地承担统筹城市管理、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与维护和谐稳定、服务经济发展5方面的职能。同时,将更加强化社区自治,减轻社区负担,清理规范对社区的考核、创建、评比项目,取消分解到城市社区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真正实现为基层减负。

去年12月1日起,我市实施户籍制度一体化改革规定,南京市户籍人员需要进行市域内户口迁移的,统一按照本市市内户口迁移相关规定办理。“老五县”居民户口迁往主城区,只要在主城区有合法稳定住所,即有自有产权房,就可以迁移户口,且对自有产权房面积没有任何限制。

截至今年1月1日,我市户籍通迁“满月”,“老五县”共有666户、1847人迁往主城区,主城区共有1501户、2940人迁往“老五县”。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市内户籍通迁,可以合理引导主城区和“老五县”之间的双向人口迁移和流动,使我市人口布局更加合理,同时更加方便市民最大限度享用公共服务资源。 本报记者 邹伟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孙婧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