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灰色童谣”无锡渐流行 家长表示不淡定

21.03.2015  14:03

  每年的3月21日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立的世界儿歌日。说起儿歌、童谣,不少成年人会回忆起“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等等脍炙人口的童谣。如今又在流行哪些童谣呢?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当下流行更多的是学生们自己改编的“灰色童谣”。

  “灰色童谣”引发网友怀旧

  “无锡无节操童谣”的话题在本地微博中引起网友的热议,“一年级的小偷儿,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美女没人追,四年级的光棍一大堆……”“你的头像皮球,一脚踢到百货大楼,百货大楼卖皮球,买的就是你的头。”微博中列出了9条“童谣”,发问,“找了一些小时候的顺口溜童谣,大家都听过哪些?

  在评论中,不少网友对这几条“灰色童谣”都表示十分熟悉。网友“没落一族”说,“基本都听过,现在看看,好搞笑。”“超级超级大疯子”看到这些“灰色童谣”则开始“怀念小时候”。不过也有网友不认可,觉得“好黄好暴力”、“好恶俗”。网友“小Yy_不是女神”在看到“你的头像皮球,一脚踢到百货大楼……”时觉得“好瘆人”。

  不少学生改编童谣很流行

  “灰色童谣”在校园的流行程度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30多名中小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表示听过类似的“灰色童谣”,“听过,小学的时候最流行了,哪个班上都有。”当记者把微博热议的“灰色童谣”询问一群初二学生时,他们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学校中流行的“灰色童谣”不仅仅只有这些。初二学生小午,说起自己接触过的“灰色童谣”十分来劲,张口就来“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师发现怎么办,拿起菜刀跟他干”。在小午滔滔不绝时,身边的三五好友也异口同声念了起来。

  “老一跑得快,老二扔炸弹,幸亏老三跑得快,老四炸得稀巴烂。”昨日,当小学4年级的小张顺口说出这一串童谣时,奶奶很惊讶,不知道自己的孙子是从哪学来的这些“歪诗”。据了解,不少学生自己改编了古诗词,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被改编成“枯藤老树昏鸦,学校伙食真差,同学饿成瘦马,夕阳西下,妈妈我要回家”。

  家长嫌灰色童谣“乱七八糟

  “上小学时比较爱玩这个,现在上初中讲得少了。”采访中,不少初中生表示,这些“灰色童谣”在小学的时候更为流行。“觉得好玩就跟着说说,好多都已经忘记了,”现在上初二的小钱平时住校,他说这是大家通过“恶搞”学校生活表达情绪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相比学生们轻松的心态,家长则是比较心情沉重。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说,没想到孩子记着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竟有些涉及暴力的词语,这让她很担心。“得回去好好说说,不要学说这些。

  “我们当年也是说过来的。”在东林中学门口,记者遇见了送孩子的许妈妈,她说,“上海来个小瘪三,爬惠山、爬锡山,爬到屁股粉粉碎。其实,回过头来看,这种童谣充满调侃意味,没多大教育意义,也堪称灰色童谣。”许妈妈认为,当今社会情况复杂,孩子不可能处在绝对真空、纯净的环境,面对负面信息,应该教育他们有自我分辨、甄别能力。“我曾经跟孩子谈过,可以说‘灰色童谣’,但要分析下说的后果,不要只图嘴上热闹一时而已。

  老师认为童谣发展有局限性

  五河新村小学的副校长孙宣嵘提到,就目前的大环境来说,小学课堂里更多是对于经典诗文的传授,童谣一般比较直白,产生或传唱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通俗易懂,所以单从“教育”上来说,童谣在课本里虽然有所涉及,但并不多。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关于童谣的读物很少,“原创的、优秀的、流行的童谣并不多”。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课余要参加各种培训班,将精力过多投入在童谣上不大现实。

  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李俐副主任表示,在文化传承中,有不少元素是适合孩子的。不过,目前文艺创作多为商业化运作,艺术家、教育家关注得少,投入不够,就使得童谣的发展有一定局限性。公共文化体系的构成,需要有关部门、文化产业等多方关注,学校、文化培训机构积极推动,才有可能产生适合孩子认知、情感体验的童谣,甚至超越经典。

  据央媒报道,对于“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活动,教育家、文艺家不遗余力地为之鼓与呼。活动举办6届以来,先后收到全国近5万件作品。令人遗憾的是,没能从这些参选作品中产生哪怕一件让孩子们爱唱,乃至在全国流行的儿童作品。组委会秘书长徐锡斌就曾感慨,“关起门来创作,肯定行不通啊。

  专家呼吁注重文化生态“绿化

  对于“灰色童谣”的改编和传播,无锡市一中德育处老师认为,这是孩子缓解压力、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未必代表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家长、老师不必过于紧张。这些“灰色童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在孩子的生活圈中。不过,老师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要去观察一下孩子教育方面是否出现了问题,如果有问题要及时疏导。

  心理咨询师苏怡溪表示,现在孩子的童谣不同以往,甚至趋黄趋暴,已经成人化了。从心理学系统来看,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愤慨。社会系统出现问题,问题最初反映在孩子的“灰色童谣”中。大人不好说、不敢说的话,由孩子来说,或许这是孩子出于对压力的表达,但从深层的心理学来看,是社会的道德底线下降,柔性干预的缺失,使得社会的管理体系失衡。

  苏怡溪建议,家庭则应积极评判生活,理性、正面、宽容面对社会负面现象。因为“灰色童谣”,老师躺着中枪,应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寓教于乐。“有些绘本、动漫、影视作品宣扬暴力,描述的场面很是血腥,甚至不遵循社会规则谋生存,不适用于对孩子正面引导。社会媒体、公众舆论应注重文化生态的‘绿化’。”(向往皓子)

  原标题:改编“灰色童谣”无锡渐流行家长表示不淡定

  稿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