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新常态要有新担当

31.08.2015  08:56

    习近平总书记说,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新常态下改作风,更要做到敢担当、愿担当、善担当。

    敢于担当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更是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敢担当、有作为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尺。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敢于担当,就是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一个干部的担当、责任,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因此,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奉公。

    乐于担当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态度,“接受工作不走样,执行任务不打折”,不坐庙子、混日子、守摊子,不盯着干、等着干、比着干。乐于担当,需要保持对上级的高度负责,需要饱含对基层的炽热情怀。领导干部乐于担当,就是要吃苦吃气吃亏,敢想敢干敢为。历史的评判、群众的口碑,最终肯定的,一定是那些坚持信仰和远大理想的人。粮食系统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基层的农民,更要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及时解决基层心声,不断增强深入基层、服务农民的精神动力。

    善于担当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能力。“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地位”,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绩,做到底、做到位、做到家。“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实践总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善于担当也要做到合适担当,而不是胡乱担当,要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不信谣传谣,谨言慎行,同时,要重视并乐于接受群众监督,将群众监督作为工作开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