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谁在铤而走险

18.09.2018  17:54

  近日,导演郭靖宇在微博发文,曝光业内收视率造假黑幕,例如每集交90万可买收视率等,引发热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发文表态称,已采取相关措施,将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收视率造假已经不是新名词,为何屡禁不止,谁在铤而走险?

  

  导演郭靖宇 图片来源:郭靖宇微博截图

   导演发文揭秘收视率如何造假

  15日,导演郭靖宇在微博发布一篇超过4000字的长文,揭秘新剧《娘道》曾遭遇的收视率造假黑幕。

  郭靖宇提到,去年已经做完后期的《娘道》迟迟未播,他先是找到购片的电视台台长,发现“没拜对山门”后,又去拜访电视台总监,于是被告知必须要花钱买收视率,不买绝不会播出,并且要找指定的人买。

  卖家告诉郭靖宇,购买收视率的价格是90万一集,不保证排名。80集的戏,意味要花7200万买收视率,而《娘道》卖给电视台才130万一集。

  

  郭靖宇曝光收视率造假真相 图片来源:郭靖宇微博截图

  这让郭靖宇又震惊又愤怒。“我们花那么大力气把戏拍好,却要上交百分之七十给他们当保护费,才能播出。”同时,他也发现,因为自己没有购买虚假收视率,被大量水军“围攻”,导致《娘道》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3.8。

  他还提到,由陈坤、倪妮出演的电视剧《天盛长歌》,因为收视率“不合格”,被卫视剪掉了14集,损失惨重。

  “这个行业再这么乌烟瘴气下去就彻底没有未来了。”文末,郭靖宇呼吁整个影视行业团结在一起,彻底清除假收视率毒瘤。

  

  王长田表示也遭遇过收视率造假。图片来源:王长田微博截图

    业内齐声讨伐收视率造假

  一石激起千层浪,郭靖宇导演的这篇长文很快引发业内热议。

  演员赵立新迅速转发这条微博,并提到了自己出演的《天盛长歌》收视惨淡,“豆瓣喜提8分,收视惨淡成真;敢不俯首称臣,让你有冤难伸”。

  导演陆川也通过微博曝光黑幕,“曾经亲耳听到某导演朋友在电话里无奈地要求制片将每集40万元购买收视率的费用,打到北方某市电视台购片主任指定的公司。他跟我说如果不按照电视台指定公司买收视率,将收不到电视台尾款”。

  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更以亲身经历为例,直言:“2015年初,因为不愿意参与收视率造假,光线愤而退出电视节目市场,当时多档节目在央视等播出,停播所有节目之痛苦记忆犹新。

  编剧李亚玲直接感叹说:“两年过去了,除了买收视的钱爆涨了一倍,从每集50万涨到了100万,什么都没改变。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声明

   总局出手调查 卫视表态支持

  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发文表态称,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湖南卫官方微博随即发声,“坚决支持广电总局打击收视数据作假!恢复行业良好生态!呼吁绿色收视”!

  当晚,江苏卫视也通过微博发声,“江苏卫视坚决拥护广电总局调查收视率造假问题,构建公平、健康的行业环境”。

  17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声明,表态称将号召全行业形成共识,共同抵制收视率造假行为,努力营造中国电视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新环境。

  

    郭靖宇认为,因为没有购买收视率,因此遭“水军”围攻,新剧《娘道》豆瓣评分低。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官方三令五申抵制收视率造假

  记者梳理发现,关于收视率造假一事,官方一直三令五申坚决抵制。

  2017年初,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发布《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

  承诺书上提到,凡协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则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取消其电视剧制作和发行资质。

  同年9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其中也提到,“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切实维护行业秩序。规范收视数据应用行为,不得将收视率作为购片价格唯一依据,不得以收视率作为评价电视剧优劣和对员工进行奖惩的唯一标准”。

  今年4月,广电总局召开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再度强调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一旦发现收视率造假信息,第一时间报告公安部门处置。发现的案件一经查处,将向社会曝光,推动形成依法打击收视率造假的高压态势。

  

  电视剧《娘道》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谁在铤而走险?

  在人人喊打的情况下,为何还有人铤而走险制作假的收视率呢?

  著名编剧汪海林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因为目前不少电视台依旧非常看重收视率,因此一些播出机构仍在操控收视率数据。

  《北京青年报》曾估算,从事收视率造假的“黑手”每年从电视剧产业市场中瓜分“利润”高达40多亿元,已成为影视行业中除制作方、电视台、广告商之外的“第四种势力”。

  事实上,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

  有媒体爆料称,当电视剧成为卫视黄金时段主打节目后,播出机构便强行要求在购剧合同中,将收视率与购片价格挂钩,引导制作机构去买收视率。而这样做的后果是,每部剧增加上千万的成本,反过来又向电视台要高价,成为恶性循环。

  因此,汪海林认为,收视率造假对行业有极大危害,因为对从业人员来说做好剧不再有意义,“辛苦做剧不如去买收视率”。

  《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称:“不尽快拔藤除瘤,就会继续造成逆淘汰,这是对观众不负责,而文艺繁荣也必是虚妄之谈。”(记者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