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侦查为支撑反腐新模式 镇江检察依法治市奏强音

16.09.2015  11:47

  201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有2项法治创新事例被评为全国最佳事例和全国优秀事例。镇江检察首次进入全省前三,被省检察院授予2014年度全省检察工作优秀奖,历史性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7月28日,在镇江市政协常委会上,镇江市检察院检察长俞波涛就检察机关推进依法治市作了全面通报。据悉,这是市政协常委会近年来第一次审议检察机关依法治市工作。

  推出法治建设新举措

  镇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近年来破坏环境污染案件却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镇江检察开启了“增绿护蓝”模式。

  2014年以来,镇江检察院通过支持起诉的方式已办理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件5件,立案监督6件9人,查处环保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4件15人。今年2月,在国家环保部、中国法学会联合主办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评审活动中,市检察院报送的《立足检察监督职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例被评为全国最佳事例。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反映强烈。针对这些问题,镇江检察加大诉讼监督力度,积极回应人民期待。

  2014年以来,镇江检察共立案监督22件,纠正漏捕漏诉31人,提请、提出民行抗诉、刑事抗诉16件;今年上半年检察机关共提出不予提请(呈报)减刑19件,提出不予假释10件;监督将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严重违反暂予监外执行规定或暂予监外执行情形消失的罪犯15人收监执行。

  开启法治反腐新模式

  2014年以来,镇江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168件192人;查处镇江本地处级以上干部要案17件,涉案金额百万元以上案件36件,其中千万元以上案件4件。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们打造的‘以法治反腐为方向、以精细初查为核心、以智慧侦查为支撑’的反腐工作新模式。”俞波涛说。

  “反贪办案区设有专门的医疗中心,十分必要,有力保障了犯罪嫌疑人人权,体现了司法人文关怀,也让执法办案更规范。”今年4月,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许虹在参观镇江市检察院新建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场所——省苑时如是称赞。

  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场所设置医疗中心,在全国来说镇江是第一家。省苑的规范化人性化还体现在各个环节。可看到蓝天白云的休息区、24小时恒温热水的淋浴室等……

  惩治犯罪治标,预防犯罪才是治本之策。

  “这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展示基地。”镇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茂川在视察镇江市检察院在全国同级检察院中率先建成的网上警示教育基地时给予盛赞。(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网上预防警示教育基地建设还被市委、市政府作为落实中央和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深化全市干部廉政教育的重要举措,被评为镇江市市级机关十大“改革创新奖”。

  打造司法改革新品牌

  2013年6月,镇江市检察院将市院监所处和原湾山地区检察院的人员进行整合,成立了全省首家“院处合一”检察院——金山地区检察院,统一履行对全市所有监管场所刑罚执行的检察监督。

  2014年,按市检察院的部署,金山院又承担起丹阳、丹徒、润州等3个辖市区资源环境类案件的集中审查起诉和出庭公诉职能。

  “这已经具有了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的雏形,符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的改革要求。”俞波涛说。

  据了解,镇江市深改组已将建立跨行政区划的检察院这一改革项目列为全市重点推进的改革项目之一,这也是全市政法机关首个入围市深改组重点推进的改革项目。除此之外,在深化检务公开、提高司法透明度方面,镇江检察机关也在积极探索实践。

  今年,镇江市检察院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专门成立新媒体工作室,进一步深化微博、微信等检务公开平台建设,大力拓展检务公开的受众面。6月17日,镇江市两级检察院在全省各省辖市中率先全部入驻全国移动新媒体传播影响较大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有效地扩大了检务公开的影响。在人民网最近发布的几期全国政法“双微”排行榜中,镇江市检察院的“双微”影响力在全国检察系统中名列前茅,在全国所有地市级检察院中位居第一。镇江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周绪平介绍说:“新媒体的运用让检务公开更具有针对性和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