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高考服务台:专家为“高考一族”支招

05.06.2015  18:25

中国江苏网6月5日讯 周日高考啦!高考前考生如何做好自我调整?考试期间考生和家长都应该注意什么?6月4日,记者针对考生及家长们关注的话题,采访了几位专家,请他们为“高考一族”支招。

【复习】

保持“手感”最重要

考前两天,考生注重休息的同时应把复习的重点转向课本,适当进行巩固练习,保持‘手感’。”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理科强化班班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化学学科带头人陈以明建议,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遇到不会的题目,先放一放,不要在一道题目上停留太久,影响后面的答题时间。考试最后15分钟,一定要停笔,进行验证,查漏补缺,做到不因为两种情况而留下遗憾:一是因为失误而丢分,二是明明能答对的题目因为没有时间而丢分。

另外,结合多年带高三班的经验,陈以明在考前准备方面给考生总结了一些建议:考生一定要到正规商店购买2B铅笔,保管好两证(身份证和准考证)。相对于考试时间,考生和家长应更加留意进入考场的时间,提前出门。进入考场时不要携带手表、手机等通讯物品。答题时要运用本学科通用文字在规定位置答题,不要使用透明胶带和涂改液。考试期间如遇突发状况,及时向监考老师或巡考组寻求帮助。

【饮食】

维持日常饮食习惯

高考前夕和高考期间,家长究竟怎么做才能在饮食起居上给孩子提供最佳保障?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高红兰说,营养均衡是考前饮食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则。“考前过多大鱼大肉或变换菜谱、服用补品,都可能让孩子的肠胃不习惯,还可能导致肠胃不舒服、食欲不振等。吃得过多过饱也容易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高红兰建议考生维持日常的饮食习惯就好,不要有太大改变。

高红兰说,备考期间,考生大脑超负荷运作,建议考生们早餐适量吃些补脑的食物,如鱼类、牛奶、新鲜蔬菜等,做到“干稀搭配,主副食兼顾”。上午考试过后,体内的热量和营养素消耗很大,午餐吃得好,可以让考生下午同样精神旺盛。晚餐要补充全天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并为第二天积蓄能量,所以应以易消化为标准。如果天热考生胃口不好,也可适当增加些开胃小菜,或绿豆汤等饭后辅食,以此来增加食欲。

【心理】

以平常心轻松迎考

高考期间,家长应做到内紧外松,不妨抽点时间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鼓励孩子以平常心迎接高考。”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心理治疗师金晓忠提醒各位家长,要尽量保持与平时一样,多和孩子交流,使自己成为孩子倾诉交流的对象,从而减少考生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情绪。

究竟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轻松迎考呢?金晓忠说,考生可每天傍晚抽出一个小时做适当运动,强度为出汗即可,提高体内卵磷脂等物质的浓度,从而有效缓解焦虑。或是向老师、家长和有类似体验的同学倾诉,不要刻意回避考试的话题。同时也不要用思考解决焦虑,而是用切实有效的行动缓解,比如将精力集中在应该做的事情上面,看书、做题都行。

金晓忠提醒,考生在考场中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应有合理的应对方式。例如进考场后,发现自己越来越紧张,乃至手发抖,此时考生可以闭上眼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再用“肌肉放松法”使手不再发抖。在考场中无论遇到任何突发情况,都应该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避免受到影响。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