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扶老人险"引热议 江苏顾客占十分之一

20.10.2015  08:15

  最近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支付宝里低调上线了一款名为“扶老人险”的险种,保费仅有3元,保期为1年。投保之后,如果不幸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状况,最高可获得两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据了解,“扶老人险”仅上线3天,就有2.6万人参与投保,其中江苏顾客占近十分之一,达2140人。

  虽然支付宝方面称推出“扶老人险”是为了鼓励善良,但依然有网友指出“如果真撞了老人岂不是也能获赔”和“撞人和被撞的联手骗保怎么办”等问题。

  “扶老人险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保险?

  扶老人被讹 打官司最高能获赔两万

  近年来,因为“扶老人”和“扶不扶”引发风波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引发不少社会讨论。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截至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80%左右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最近两年,随着探头等设备的普及,真相查明率已超过9成。

  此次支付宝方面推出的“扶老人险”,由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是保障因老人等摔伤撞伤等意外,被保险人提供帮助后反而被误认为是肇事者,而诉诸法律所产生的法律诉讼费用,最高两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扶老人险”除了赔偿诉讼费用,还会无偿赠送给投保人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如果投保人真的遇到了上述“被讹”或“碰瓷”的状况,可以立刻向华安保险提供的法律咨询服务商进行咨询,寻求保障自身合法合理权益的方式。

  购买时,用户只需要在“支付宝—财富—我的保障”里点击“扶老人险”,借助支付宝实名认证信息,无需额外填写任何信息即可支付购买完成。理赔时,用户只需拨打华安保险电话95556报案,并提交包括法院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以及诉讼费费用单据,华安保险在调查核实后,就会进行相应理赔,而且,理赔与否和诉讼输赢无关,只要发生因扶起老人发生的诉讼,并产生相应的诉讼费用,无论诉讼输赢都可以获得理赔。

  这种保险究竟有没有人买?

  江苏2140人投保 近半来自南京

  “扶老人险”上线后,立马引发网友热议,支付宝官方微博在上线当日转发就超过4000条,点赞数为3000。据支付宝方面透露,自10月15日晚间上线,该险种仅上线3天,就有2.6万人参与投保。

  根据支付宝方面昨晚提供给扬子晚报记者的数据,江苏省共2140名用户购买,南京市有936名用户购买。

  从已经购买的2.6万名用户来看,年龄段分布中80后和90后是绝对的主力,有2.4万,其中25岁及以下的,也就是90后,占到所有投保用户的57%。可以看出这些年轻人,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比较深,愿意尝试这些互联网保险,同时,他们在有爱心的同时维权的意识也比较强。还有个有趣的统计是,这些购买扶老人险的人群中,男性占到了绝对主力,占比达74%,女性只占到了26%。

  3大焦点

  如果真的撞了,只要打官司也能获赔?

  针对“扶老人险”的赔付前提,昨天有网友吐槽说,“如果是撞了老人的人投了这个险,只要闹到法院打官司,岂不是也能获赔?

  扬子晚报记者仔细研究了保险条款,发现虽然严格规定了只是保障因老人等摔伤撞伤等意外,被保险人提供帮助后导致被误认为是肇事者,而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法律诉讼费用,但确实难以排除“真撞人也能获赔”的可能。

  支付宝方面表示,这些纠纷,都会根据各种证据、材料和法院裁决等进行核实判断,不会纵容坏人。而且如果是输了官司,首先肇事者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还有网友表示,“这个保险多买几份是不是可以累加赔付,这样就再也不怕扶老人了。”不过,如果仔细看了条款就会发现也不成立,因为明确规定了“本保障计划每名被保险人最多可投保1份,多投无效。

  华安财产保险同时表示,该产品销售区域包括了北上广江苏、浙江等26个省市自治区。对于其他未设分公司的地区,“您也可完成投保,但后续服务可能会受到影响。

  串通制造讹人闹剧骗保,怎么办?

  “扶老人险”问世后,有人点赞“这款产品是为正能量保驾护航”,也有人质疑赔付上限和方式不解决的话,只能是噱头。甚至还有人担忧,“如果有个年轻人跟一位老人串通好,先花3块钱投保,再去讹保险公司怎么办?

  南京首批外资保险代理人、第三方保险机构负责人熊勇分析,实际操作上可能性不大。因为财产险的原则之一是用于弥补被保险人的损失,但不能为其盈利。举例来说,如果一户人家投保了一款财产险产品,家里阳台掉下的花盆砸到了路人,由此导致的赔偿损失可在保险限额内赔付,但所赔数目不能超过实际损失。“比如投保‘扶老人险’后真出险,法律咨询费是3000元,虽然承保的上限是2万元,也只可能赔3000而不是2万。

  熊勇表示,“扶老人险”最终赔付的是法律诉讼费用,会导致“骗保”难度增加。如果有人投保后出险,第一方是老人,第二方是投保人,第三方是法律机构。因为赔偿是给第三方法律机构的,因此要想“”过保险公司必须三方都有“默契”,这样的成本将远远大于获利。

  保费才收了6万,这产品能成功吗?

  熊勇分析,3元保最高2万,这意味着其费率为万分之1.5,跟常规的财产险费率差不多。“目前听说2万多人购买了该保险,听起来不少,但保费一共不过6万多元,这很难形成规模保费。”从保险角度讲,规模保费达不到,保险公司就很难盈利。

  在熊勇印象中,早些年也曾有家公司“试水”过类似险种:如果发扬爱心扶老人被讹诈,由保险公司赔付,但最终叫好不叫座。他个人认为,此次说不定也会像“赏月险”等一样,热闹一阵后沉寂。不过对保险本身而言,这次被热议是好事:一方面有助于宣传正能量,对愿意坚持爱心的人士给了一份肯定。另一方面,也是保险更走进生活的一种方式。

  “社会意义大于产品意义。只要大家议论这个产品,形成话题,其使命就达成了。”他个人认为,不排除保险公司将其作为营销类产品的可能,或者有些社区、团体说不定会出于鼓励正能量的角度用于赠送、引导先进。

  2点争议

  扶人都要投保了 社会道德有裂痕?

  南京市社科院唐启国教授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扶助老人这种美德和社会正能量的东西肯定是应该弘扬,推出扶老人险,其实没有必要像有些人那样忧心忡忡,认为是显示了社会公共道德裂痕的悲哀。扶老人险通过一种经济手段,去刺激和促进一种善举,这种经济手段无疑在短期是有效的,但从长期来看,肯定是不够且短暂的。

  结语:最终要实现善举的自发性和广泛性,要靠整个社会法制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完善、人群整体素质的提高等等,而非一个企业一个商业企划所能完成。

  商家“剑走偏锋

  是商业化炒作吗?

  有网友认为,“扶老人险”纯粹是保险公司一种吸引眼球的商业手段,扶老人是社会问题,不该如此商业化。

  江苏彰信律师事务所徐骏律师认为,这件事应该分两方面看,首先这是个商业行为,商家有自己的商业目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其中也是有正面的社会效益的。大部分民众在诉诸法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或者担心可能产生的高额诉讼费。这时候这种保险对人们的心理安慰和正面暗示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善举。

  结语:对于任何一种鼓励善举的商业形式,大可不必急于从道德角度抨击,重要的是能推动社会幸福度和道德感的提升。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与重奖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是一个道理,也是开启了一种新的“道德治理”思路和有效尝试。(徐晓风 马燕)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