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检察揭秘快递物流缘何成为实施犯罪"帮凶"

10.07.2015  17:19
  快递物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被少数不法分子盯上,充当了违禁物品交易、落地的工具,成为实施犯罪活动的“快车道”。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从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检察院获悉,2013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利用快递物流实施犯罪的案件40件78人。其中,2013年13件20人,2014年23件46人,案件量逐年递增。案件类型以涉枪类、涉毒类以及涉假药类犯罪居多,占案件总人数的76.9%,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这些犯罪虽然与快递物流业有密切联系,但是快递公司却并未因此承担刑事责任,原因在于,虽然绝大部分快递企业在客观上实施了帮助行为,但其在主观上没有帮助的故意,只是充当了犯罪工具,不符合承担刑事责任所要求的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泰州市检察院公诉处处长钱峻说。

网上买枪快递送货

靖江市小伙王某是名90后,从小就对枪支着迷,收藏枪支是他的一个“”。2013年6月,他无意间观看到一段关于某型号枪支测试介绍的视频,发现这支枪十分酷炫,顿时来了兴致。

视频到最后定格在名叫“17块钱”的QQ号码的画面上,王某按捺不住激动之情,立即加了“17块钱”为好友。经过深入交流,王某了解到,“17块钱”是利用网络销售枪支的卖家。“17块钱”又把王某拉进了“疯狂枪支爱好者”QQ群。群内近70人,都是枪支发烧友。

2013年7月,王某看到群内有人发了一张购得的枪支图片,按捺不住,也想买一支枪玩玩。随后,王某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单线联系卖家“17块钱”。

在这交易会不会被警察查获?”王某提出了疑问。卖家对这一点毫不避讳,当即回复道:“你如果需要,我们会很保密地通过快递邮寄给你,任何人看不到包裹内的东西,快递单上也不会显示任何信息。

为了给王某吃上“定心丸”,卖家继续说:“不会出问题的,其他买家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我这购买的,从我这儿出的货不知多少呢。”被卖家这样一说,王某很快释然。

王某最终以600元的价格购买了心仪的枪支。一个星期后,某快递公司送货上门。拆开包裹后,果然是一支气枪,“贴心”卖家还赠送了充气装备和测试子弹。王某在家中对这把枪进行了测试,可以轻松击穿纸箱。把玩了一段时间后,王某觉得还不过瘾,再次联系卖家,陆续购买了两支不同型号的气枪。

2014年10月的一天,王某正在单位上班,警察找上了门。当警方询问他是否在网络上购买了枪支时,王某意识到自己“摊上大事了”。

原来,警方在侦查一起利用网络和快递物流非法买卖枪支案时,通过查询卖家的QQ聊天记录,顺藤摸瓜,掌握了王某购买仿真枪支的行为。经公安部门鉴定,王某所购仿真枪均是以气体为动力,均能正常击发,对人体具有致伤力。2015年2月10日,因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犯罪,王某被靖江市检察院提起公诉。

罪名集中方式隐蔽

网购的勃兴强劲地推动着快递业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40亿件,跃居世界第一。而在泰州地区,仅2013年快递业务量就高达5500多万件,中转总量高达1.6亿件,已成为全国快递产业的发达地区之一。

与此同时,2013年以来,泰州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利用快递物流实施犯罪40件78人。其中,2013年13件20人,2014年23件46人,案件量逐年递增。涉及的罪名多样,以涉枪类、涉毒类以及涉假药类犯罪居多,占办案总人数的76.9%。

泰州市检察院通过对近两年来办理的利用快递物流实施犯罪的40件案件调研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大多借助网络实施并使用虚假信息,犯罪手段多样且隐蔽,而且还出现了跨区域合作、分工精细的特点。

据钱峻介绍,40件该类案件中,无一例外均借助网络,或是通过虚拟化的QQ、网络电话进行联络,或是通过购买假身份信息注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进行支付,且交付快递物流时多使用虚假的身份信息和地址。一旦交易成功,双方的联系方式、账户等不再使用,或删除相关记录,甚至将用于联络的电脑等硬件设备抛弃。

不法分子利用快递物流实施犯罪,除了隐藏真实身份外,往往对违禁品进行伪装,或暗渡陈仓,将物品藏于看似密闭、无法打开的物件内;或乔装打扮,将违禁品装扮成合法物品;或化整为零,将整件物品拆分成多个零部件并混杂于其他物品之中。”钱峻说,40件案件中有60.25%的案件对物品进行了伪装。

此外,为了避免被公安机关发现和查处,有的不法分子将购买原料、设备的地点以及生产地、发货地分布在不同省份,并由不同的人分工负责生产制作、宣传推销、发货等环节,构成一张精细化的犯罪网络。”钱峻说。

犯罪成本低难被发现

快递物流何以成为不法分子偏好的“工具”?

钱峻认为,首先是犯罪成本低、难以被发现。以贩卖运输毒品为例,相较于传统的随身携带运输,利用快递物流只需支付十几元、最高不超过上百元的运输费。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快递物流可以实现人货分离,使得不法分子难以被发现。

快递企业重效益、轻管理也是一大因素。”钱峻说,当前快递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仍处于“跑量”和“价格战”的状态。一方面,快递物流公司不得不通过增设网点、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业务量来提升自身效益。另一方面,从节约成本角度,不愿投入更多的人力、设备对收件进行安全检测,对用户信息进行仔细核实。此外,一旦在验视过程中损坏物品,需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更使得快递物流企业怠于行使职责。

钱峻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快递从业人员整体素能较低。以泰州地区为例,快递员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学历,且从业在3年以上的人员不超过5%,流动性较强。对于很多违禁品,许多快递员并不了解其特征和特性,因而无法进行有效辨认和实质性验视。更何况,收件量的多少直接与快递员收入挂钩。

据快递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对单件快递进行验视,最少需要2分钟。如果快递员对收件逐一验视,将减少自身收入并降低企业效益。

实名制严检查强监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物流快递行业的有序发展将助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如何避免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帮凶?钱峻认为,快递物流业要在规范化上下功夫。

要从源头防范和减少此类犯罪,必须实现网络交易、移动通讯卡买卖以及快递收寄等全方位的‘实名制’。”钱峻说,对每一单业务,均要求客户出示本人身份证。同时,将采集的信息上传到公安部门的监管平台,便于公安机关对可疑人员和物品进行研判。

钱峻认为,对居住在酒店等无固定地址的客户、初次投递的客户,要严格检查,确保无遗漏。对单据等资料的保管,可采用电子化处理、云存储等方式。在办案部门需要调取时,能够准确及时搜索、识别出作为证据使用的单据。同时,实施“黑名单”制度,监管部门对疏于安全监管企业采取定期通报、吊销营业执照等惩罚性措施。

快递企业要严格执行今年9月施行的《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加大硬件投入,对于加盟网点必须要求配备‘微剂量X射线’等安全验视设备,确保所收快件过机安检。”钱峻说,要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延长图像保存周期,以便加大对快递员的监督,加强对快递安全的保障。要加强业务培训,告知物流从业人员常见违禁品的特征及伪装形式等,增强其辨别能力。同时,改变单一的主要以业务量决定薪水的考核机制,将安全因素纳入考量标准。

钱峻认为,还应加强外部监管力度。要厘清邮政、工商和交通等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快递物流企业的准入进行监管,交通部门对货物托运实行检查,并加强对途中货物的检查,邮政部门则对快递物流行业的日常运营管理进行指导和督察。

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无缝对接,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助,形成打击合力,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惩治活动,并适时进行动态督察。”钱峻说,检察机关也要主动加强与法院、公安机关的横向协作,共同研究办理犯罪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严从快打击此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