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友情提醒:及时接转关系 莫做"口袋党员"

07.07.2015  10:15

  新华报业网讯 这是刻意延期1个多月的反馈——6日,本报记者将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的初步意见,转告今年21岁、刚当38天母亲的汪兰兰。她随即表示,“只要让我这个‘口袋党员’落户,甘愿接受党组织处分。

  5月9日,在距汪兰兰预产期3天的时候,本报记者收到她寄自无锡的求助信:我是一名学生党员,去年6月,从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应聘到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将连云港市委组织部开出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接转落地。目前,连云港方面说我的“组织关系已迁到无锡”,而无锡方面则以“介绍信过期”为由拒收。我的组织关系“悬空”,都是我的错!现在十分后悔,请你们帮帮我!

  随信还附有连云港市委组织部2014年9月22日开出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第B140909号)复印件。记者算了下,到今年5月,汪兰兰组织关系介绍信已过期7个月。

  接信当天,记者就同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组织人事处俞明月取得联系。“为小汪的事,我跑市委组织部好几趟。”俞明月说,去年9月10日,我通知小汪回校转组织关系。她说刚应聘到无锡四院,工作忙,请不到假。“后来,我到市委组织部为她开了接转介绍信,连同档案加盖密封章,挂号寄给无锡市四院党办。是她自己没有及时接转。

  “都是辞职惹的祸。”小汪解释,无锡市四院是去年9月24日收到连云港所寄的档案和介绍信,可两天前即22日,她已从该院办完了辞职手续。“人家四院当然不接收,所有材料就落到我手上。我想,等找到新单位再落户吧。结果,就耽搁下来了。

  怎么耽搁那么久?记者问。小汪嗫嚅道,其实辞职不久,就恋爱、筹办婚礼、结婚,等忙完这些,今年初,我再将介绍信交到无锡市委组织部时,人家拒收了。

  为此事跑前跑后的俞明月告诉记者:“小汪三天两头来电话,请我找连云港市委组织部重开介绍信,被多次回绝。”该市组织部负责接转关系的张晓会向记者证实,俞明月找他多次,因2014年全市党员年报已将汪兰兰核减,小汪不算连云港党员,怎好再给她开介绍信?他建议记者“同无锡组织部协调”。

  无锡市委组织部负责接转的王福波也不无遗憾地说,汪兰兰工作单位未落实时,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无锡居住地社区,或者自己原籍兴化市,而不该放在“口袋”里。按现实情况,她基本属于“自行脱党”。考虑她年轻、有孕在身、有改错意愿,能否给她一次改正机会,要看省委组织部态度。

  在了解记者横跨两市的采访情况后,5月11日,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马培伟和王玉福表示,此案例对流动党员特别是面临毕业季的学生党员,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是十分严肃的工作,中组部专门颁发过《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政策明确,学生党员可以“对号入座”——

  如“高校毕业生党员,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只要接转,就有地接收。

  再如“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当然,有关党组织也要增强服务意识,防止党员组织关系“挂空”,确保每个党员都能纳入党组织教育管理之中。他们认为,汪兰兰有知错改错态度和行动,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应该有挽救希望。“让她将去年9月份以来的思想工作表现,包括对自己错误认识、今后努力方向和为党工作的意愿,写成书面材料,寄到组织三处,研究后答复。

  “她即将临盆,还是过1个月告诉她为好。”细心的马培伟提醒道。于是,才有文章开头记者延期1个多月的通报。

  昨天,省委组织部的马培伟和王玉福也请本报给学生党员捎个话:又到一年毕业季,接转组织关系莫拖延!

  (文中汪兰兰系化名) 本报记者林培

原标题: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