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学习力留下更多空闲时间

04.03.2016  13:41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刘莉摄

  晨报讯(记者孙文)昨天,南京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提出,要破解小学生头上的“三座大山”,小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未来五年,促进学习力生长,加快小学教学质量新发展是重点。这也是“十三五”期间,全市小学教学改革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会上,主持人宣读了关于成立南京市小学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术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吴晓茅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期间南京小学教育改革取得的教育成果。同时也指出,小学教学工作面临诸多难题,亟待破解。中高年级作业多,考试排名,上校外辅导班多是目前学生面临的现状。特别是上校外辅导班越来越低龄化,不少二年级的孩子每周都要奔波在校外语数外的课堂上,占用了家长和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孩子用来看书、运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间越来越少。俗话说,闲暇出智慧。现在很多孩子的空闲时间被塞得满满的,根本没有机会思考、探索,更不用说自己研究什么了。

  吴晓茅说:“我们不能只关注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忽视教育对于人生幸福与社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要重视儿童学习力的提升。”吴晓茅认为,儿童的学习力包含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等,是人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是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素养。学习力是一个综合体,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等相互关联、协调。整体发展,整体展现。提升儿童的学习力就是要引导儿童面向未来,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蓄势蓄力。

  在会上,南京市小学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教改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和实施六大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包括:凝聚教学质量新共识、构建学校课程新体系、探索适性教学新方式、构筑教师人才新高地、健全教学管理新常规、培育教学改革新成果。在实施举措上,也提出实施六大行动计划。包括:金陵新课程、金陵新课堂、绿色质量评价、智慧教学升级、教学管理提升以及教改专业支持六大行动计划。

  借石蜡体验玉石雕刻佩玉作拱手礼感受“君子如玉

  【教改后的美术课堂长啥样?】

  在很多小学生的心目中,二年级下学期的《玉石文化》是一堂枯燥的欣赏课。就有一位神奇的老师,能启发学生踊跃互动,出口皆成语,下笔出浮雕。昨天上午,南京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美术学科分会场在天正小学举行,鼓楼区学科带头人、来自天正小学的胡金涛老师和二(5)班的全体同学,为来自全市的近两百位老师代表带来一堂好玩的《玉石文化》欣赏课。

  课上提问挺简单,学生愿意回答

  摸摸一块普通的石头和一块玉石,有何区别?“石头很粗糙,玉很光滑。”有同学得出结论。“对,从‘质’来看,玉是光滑的。”胡老师引导同学们得出第一个结论,并在投影上展示了各种不同色泽的玉器的图片。“所谓‘千种玛瑙万种玉’,谁来说一说?”同学们争相高举右手,“我家的玉是白色的,上面刻着一条龙。”“我家的玉是绿色的,上面刻着菩萨。

  “为什么玉上会雕刻着不同的花纹呢?”胡老师把同学们的目光再次聚集在投影上,请同学们猜猜屏幕上“翠玉白菜”、“玉桃”、“玉鱼”等玉石的寓意。“白菜是百财的谐音。”“桃子是长寿的意思。”“鱼代表年年有余。”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玉器的美好寓意,短短一刻钟内,就从质、色、形、意几个方面了解了玉石的特征。

  手电筒的强光下,同学们对讲台上两件通透的“玉石”啧啧称赞。胡老师的话却让大家大为惊讶:“这是两件石蜡雕刻,但具有玉器同样光滑、透亮的特质。”于是,每位同学以蜡代玉,在一块玉佩大小的石蜡片上,先用铅笔画出喜欢的图案,再把图案的线条刻得深些,用毛笔轻轻扫除碎屑。再看看面前的一块块“玉佩”,已经有了浅浮雕的效果。

  “古人喜欢把玉挂在身上,走路时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言行,恰如成语——”“君子如玉!”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出这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起身,佩戴好自己亲手雕刻的“玉佩”,并向面前的小伙伴作拱手礼,感受“君子如玉”,也第一次理解了和玉石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

  课下功夫真不少,老师回家熬蜡水

  “玉石文化博大精深,低年段的学生应该了解哪些知识?什么材料能让同学们进行‘玉器’雕刻的体验?对于传统文化还能做哪些升华?”短短40分钟课堂的背后,是任课老师大量的思考、资料搜集和材料筛选,胡金涛老师甚至不惜动用自家的锅熬出一锅蜡水,添加颜色,反复尝试,终于制成一块块形似“羊脂玉”的蜡坯,为同学们上课备好料。

  为了上好欣赏课,胡老师还提前给家长发短信,让孩子在家摸摸玉器。“家长都非常配合,甚至主动让孩子把传家宝般的玉器带到学校。

  雕玉、扎染、画葫芦都是特色课程

  位于学校二楼的鼓楼区美术特色展示区内,天正小学、三牌楼小学等12所学校搭建展台,派出代表,向全市师生生动展示了花样繁多的特色校本课程。天正小学的纸浆画环保又美观,在全国都是首创;三牌楼小学的陶艺让点点青花、迷幻窑变,在小小瓷盘展现;拉萨路小学的“年味”通过红红火火的斗方、春联,让人们在醉人的中国红里感受年的味道;芳草园小学的砂纸画和纸塑,让同学们在纸的世界里玩转艺术;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的葫芦画创意无限;汉江路小学的扎染浑然天成。

  同一时段,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学科的观摩课分别在拉萨路小学、琅琊路小学等分会场进行。“学生、教师、家长都是学习者”、“课堂的精彩在于催生学生精彩观点的诞生”等教改热点贯穿于多位名师的观摩课中。记者谢婷

编辑: 吴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