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大棚户区改造409户提前交房 居民可互查签约安置信息

21.04.2016  22:43

  交汇点讯位于建邺路西南侧的范家塘,紧邻南京最繁华的新街口商圈,却是主城区最大的棚户区,这里到处是“一人巷”、“握手楼”,居住环境差、很多人家中都没有厕所,更不用说公共设施,在人大代表、居民群众呼吁了近30年后,终于等来了征收改造。

  交汇点记者今天上午从范家塘文津桥项目征收现场指挥部了解到,危旧房改造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涉及被征地居民1940户,目前项目签约还没有开始,已经有409户居民提前交房。而此次改造项目中,还运用南京市首套征收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居民可以查询到其他居民的签约安置信息,这使得征收安置更加公开、透明。

  范家塘朱师傅家6口,拥挤在一起。交汇点记者乐涛摄

  范家塘朱师傅家6口,拥挤在一起。交汇点记者乐涛摄

  范家塘朱师傅家6口,拥挤在一起。交汇点记者乐涛摄

   一家五口蜗居40平米,家里上不了厕所

  今天上午,交汇点记者来到了位于建邺路西南侧的范家塘。范家塘原先是个大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解决大量城市人口住房问题,便把塘填了分给当地居民建房,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子越建越多,也越建越高。由于有限的空间不断被挤占,很多小巷子只能够一人通行,这便是“一人巷”,而各家搭建起来的楼房因为靠的太近,就成了“握手楼”。

  今年60岁的穆捷军,从出生就住在这里,原先跟老公住在一个1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面,儿子长大后不够住,就在平房上面盖了一层,后来儿子结婚生孙女,就又往上面盖了一层,虽说是三层楼,实际上居住面积仅为40平方米,一家五口人蜗居在这里,还没有厕所,夜里内急还要出门去公厕,实在是不方便。三层楼里,一楼是厨房跟餐厅,还隔了一间洗澡间;二楼是穆捷军夫妻的卧室,带着孙女住;三楼是儿子儿媳的卧室。

  “憋屈了一辈子了,临老终于能够住上宽敞的新房子了,这也是我们一辈子的愿望”,穆捷军说到动情处,不禁落下泪来,“儿媳要不是因为我们老俩口对她好,早就离婚走了”,话还不说完,就被邻居王春玲接过去了,“我们这里光棍多,因为房子问题,没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即便结婚了,没多久也要离婚”。

  范家塘交汇点记者乐涛摄

   项目签约还没开始,已有409户提前交房

  因为居住条件糟糕、生活环境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人大代表提出征收改造,这就难怪会出现项目刚一启动,还没有开始签约,就有409户居民提前交房了,这在之前的征收改造项目中是非常少见的。记者在现场看到,所有交房群众的名单按照时间顺序公示在墙上。而这些积极交房的被征收对象,除了可以按交房的顺序优先选房外,还有20000元的奖励。

  对于当地居民最关心的房源问题,现场指挥部负责人朱冬云介绍,安置房房源正在全市范围内优选优购,选择前提是性价比高,居民能买得起。目前已落实的安置房源有东花岗幸福城、壹城南苑、岱山保障房等,除了紫阳佳园到明年6月入驻,大多为现房,大大缩短老百姓在外过渡的时间。另外,该项目还在全市首次创新采用交房签约率奖励办法,即在奖励期内,签约交房率整体完成85%,每户奖励1万元,90%奖2万元,95%奖3万元。

   征收信息系统,可查他人签约安置信息

  可能在大多数市民的心目中,遇到拆迁肯定是越后签越“划算”,朱冬云表示,她们要通过此次改造征收项目,扭转在市民中的这种不好的影响,确保先签约的居民肯定比后签约的有优待。为了让征收安置公开透明,她们在现场指挥部旁的选房大厅里面装配两台查询机,开发运用了南京市首套征收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居民通过触摸屏可以查询到其他任何一户居民的签约、安置信息,接受居民的监督。

  交汇点记者便在现场使用了这套软件,点开触摸屏后,上面有“基础信息”、“协议公示”、“房源公示”、“政策法规”四个栏目,点开“基础信息”便能看见刚刚交房的409户居民的基本信息,排在第一位的,也就是第一位交房的居民住在范家塘13-1号,交房时间为2015年7月17日14点30分。而因为目前还没有到项目签约时间,所以“协议公示”、“房源公示”栏目里面还是空的,而一旦正式签约和选定房源后,就可以查询到详细的信息,的确起到了公开、透明的效果。

  交汇点记者端木、乐涛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