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都:多措并举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27.09.2016  03:12

  今年以来,江都区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作为“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争创全省首批整体推进示范区为目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强势推进示范创建。

  一是区镇合力抓推进。在全省首家专题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创建部署会,加快推进示范镇建设。指导全区13个镇因地制宜,制定示范镇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考核激励办法,落实镇级财政奖补推进措施。对照省项目建设要求,科学编制省整体推进示范县申报书、建设方案,经现场竞争性答辩,成功跻身全首批示范县。 

  二是多维发力增动能。区财政明确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万元,针对关键短板,创新完善激励政策。区、镇聚焦稻麦种植、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等弱项,明确一揽子奖补,已新增乘坐式插秧机237台、粮食烘干机154台(烘干能力2585吨)。针对机插秧短板,区、镇分别针对农机服务主体、技术应用主体和基层推广主体,实施多层次奖补,,激励发展动能。 

  三是把握要素补短板。区政府在全省首家出台县级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实施细则,纾解烘干能力建设中的用地难题。研究制定粮食烘干中心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引导烘干中心合理规划。基层农机、农技人员挂钩帮扶相关规模经营主体,完成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已建成粮食烘干点73个、安装烘干机348台(烘干能力5452吨),粮食烘干水平达42.8%。 

  四是全程督导提质态。农机、农委等部门密切协作,成立技术专家组,整合高产创建等项目,举办培训班30期,培训农机手2900余人次。组织规模经营主体召开高效植保机械化现场会,定向推介新机具新技术。逐镇开展机插秧、秸秆还田等主推技术巡查,严格作业质量监管。制定示范镇绩效考评材料目录,组织检查组对照“五有”标准,分镇督导,确保创建质量。 

  五是示范引领促发展。培育引导新型主体增强服务能力,促推规模经营,已培育农机合作社88个、装备资产5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138个;土地规模经营率达57%。规划建设15万亩全程机械化核心区,其中:建成邵伯、宜陵、浦头3个核心示范镇;创建20个区级千亩核心方、1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以新型服务主体辐射提升作业能力,以核心示范区辐射推进技术普及。